今天在街上闲逛的时候,看见有一个卖蛋烘糕的小摊摊,感觉已经有很久没吃了,上去买了一个,尝一哈味道咋样。
毕竟看上去还是一辆小车,一个小玻璃柜,一大堆馅料,一盆调好的面,还有两只做蛋烘糕的炉子。一副保持了多年不变的装扮,让人依然感受得到原来小时候成都的样子。
就在我感受着回忆的时候,随口问了问价格,然后,我就仿佛遭受了暴击!
“5块!”
给了钱,看着手里的蛋烘糕,感觉这已经不是一个蛋烘糕了,而是一个黄金糕!一小坨面,一点馅料,就能卖5块!怀着复杂的心情,我吃完了这个让我肉疼的蛋烘糕。看来拿蛋烘糕当饭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记得自己10年前最开始吃蛋烘糕的时候,一个蛋烘糕才卖5角钱,小娃娃都有拿来当饭吃的。然后记得价格有所上调,涨到了1块,也能接受,毕竟什么东西都在涨价,蛋烘糕作为一个特色小吃,涨一下也正常。
之后,随着涨价的潮流,蛋烘糕好像开始觉醒了,在涨价道路上一路狂飙!1块的时代很快结束,进入2块时代,紧接着蛋烘糕迎来了3块的时代。小小的蛋烘糕大小没变,馅料多少没变,种类没变,价格却已经从曾经的5角飞升到了3块,而今天,蛋烘糕也玩起了大跃进,从3块跳到了5块,你让4块情何以堪?
就在我以为自己吃到了最贵的蛋烘糕的时候,朋友却告诉我自己吃过8块的蛋烘糕,我......
虽说时间过了那么久,物价也在涨,也不是说付不起几块钱,但蛋烘糕这种廉价的小吃却在涨价的道路上一路疯狂飙车,并且现在价格已经远远超过其本身应有的价格了,这样作为一个廉价的小吃,它是否还能体现成都特色小吃的平易近人喃?值得思考。
看看作为美国代表之一的可口可乐,别人瓶装3块,听装2元一直保持了这么多年,从未说过什么涨价之类的话,作为一项美国的特色产品,可以说他在价格方面做到了亲民二字。
话题扯远了,反正,蛋烘糕再继续这样涨下去,以后怕是吃不起了,我还是找点土来吃比较好。
所以,各位,你们觉得一个蛋烘糕卖好多钱比较合适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