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蓬安每一天,尽在蓬安-全-搜-索。
伍继元是个普通农民,也是乡民眼中的“大好人”。15年来,他相继帮助、资助群众数百人。面对大家的称赞,他谦逊地说:“做好事让我感到很快乐”
15年前,刚脱贫的他立誓要为村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15年间,他捐款、捐物50多万元,受他资助的群众已达数百人。他就是蓬安县长梁乡文昌村村民伍继元。
救助坠楼少年
1963年,伍继元出生于文昌村,弟兄5个。初中毕业后,伍继元便开始自谋出路,当过厨师、窑工、砖瓦工等。“年轻那会吃了很多苦,特别是做蔬菜生意时,一担白菜有100多斤,我每天要挑两担到县城去卖。两个肩膀天天都是肿的。”伍继元告诉记者,到2000年,他的事业趋于稳定。
“从小受母亲影响,我也喜欢做好事。之前忙于解决温饱问题,虽然对困难乡亲也时有帮助,但都微不足道。”伍继元说,以前,他时不时给这家送点化肥,给那家送点种子农药,资助过一些困难群众,但始终没把这个当作责任,直到本村学生蔡建从楼上摔下。
“当时那个小娃儿在学校里面玩耍,也许是因为天黑没看清楚,从三楼上摔了下来,不省人事。”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当时在场的村民仍心有余悸。由于事发时蔡建的家长不在现场,村民都不敢搬动孩子,只能大声呼救。伍继元闻讯赶来,立即安排村民帮忙,并驾驶自家的车把蔡建送到县人民医院抢救。
“说起来就不好意思,当时走得急,身上没带足够的钱。加之医务人员不明白事情原委,以为我是交通肇事者,让我押足够的钱在医院,否则就不让我离开。”伍继元向记者描述起当时的情形:“蔡建的父母没在旁边,我没办法,只好把驾驶证押在那里,同行的村民也急忙向医生解释。医院这才同意我回家取钱。由于抢救及时,蔡建脱离了生命危险。”
“要不是伍继元及时伸出援手,我儿子哪里还有今天。是他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蔡建的父亲蔡守宝说起这事时,眼中满含感激的泪水。
关注孤寡老人
离伍继元家不到5公里的原马回乡敬老院里,供养着原马回片区近20名孤寡老人。“从2000年开始,伍继元就一直关心关注敬老院里的老人们,从未间断。”玉皇庙敬老院院长吕平岗说,1998年,伍继元承包了一家网络公司,发展有线电视用户。听说敬老院有这个需求,便免费给所有五保老人的房间里安上了闭路电视,还自掏腰包为老人缴纳收视费。
听说记者来采访,敬老院的老人们争相向记者诉说伍继元的好。“我也说不清有好多年了,伍继元随时都给我们买这买那,没断过。”五保老人李朝阳说,伍继元经常为他们送米送油送肉。
“他始终认为他为敬老院老人们做的还不够多,觉得陪老人的时间还太少。其实,像他这么忙,能够做到现在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吕平岗戏谑地说,伍继元这像是要“夺他饭碗”的节奏。
“不仅对敬老院的老人,对我们这些老人也很好。无论哪个有困难,只要他晓得了,就一定会慷慨相助。”现年82岁的村民廖先强说,前不久,他生病无钱医治,伍继元了解情况后,专程从县城赶回来,给他送来500元钱,让他去看病。
“其实,我们都想他能少做一些,莫把身体累垮了。他随时为我们考虑这考虑那的,唯独没有考虑他自己。看到他那么累,我们也心疼呀。”长期受伍继元帮助的杨德华老人说。
资助贫困孩子
2013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在蓬安县城水吧一条街,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从一条小巷子里传出来,正从此经过的伍继元循着哭声走进巷子。
“一名中年妇女坐在地上号啕大哭,她身边两个女孩也泪流满面。我连忙上前询问他们遇到了什么难事。”伍继元说,哭泣的妇女是群乐乡人,丈夫刚刚去世,留下两个正读高中的女儿,本来家境就不宽裕,现在顶梁柱一倒,仅凭自己打工的这点钱难以维持生计。 “莫难过,以后我帮你。每年资助1万元,让两个娃儿好好读书,不够的话可以再加。”伍继元当下表了态,第二天就把钱送到这名妇女手中。
“现在两个娃儿都在蓬安读高中,成绩还不错。”当记者问到两个孩子的情况时,伍继元说,只知道两个姑娘姓余,其他的没多问。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这种快乐是做别的事情体会不到的。”伍继元说,这也许就是他坚持做好事15年来所获得的最大回报。(来源:南充日报作者:邹文虎)
蓬安-全-搜-索-后记:
向好人学习,向好人致敬!
探究这些好人,不难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是:从出发点来看,他们是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回报社会,感恩社会,造福群众。从精神来看,他们无私奉献,认真践行着“对别人好就是对自己好”的朴素真理,在用实际行动“积德行善”,其行为是平凡的,其精神却伟大;从境界来看,他们这种贵在坚持的境界一般人是难以达到的,他们却做到了。
冲着这些闪光点,冲着他们的精神,我们没有理由不向好人致敬,赞叹他们的善举,景仰他们的为人处世,佩服他们的情操。在此基础上,就要向他们学习:一是要充分肯定好人们的爱心,深入细致地宣传其事迹,更大层面地得到大众的认可和宣扬;二是发挥好榜样的力量与作用。平凡之中出榜样,好人也是如此,就应该作为榜样,来带动更多的人做好事、做好人,来比学赶帮超,营造出生动、活泼、助人为乐的浓烈社会氛围;三是学习好人们的崇高精神境界,真正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方便群众,造福群众,为群众所称道,其精神可谓崇高,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当然,好人难当。好人会听到不少闲言碎语,挖苦讽刺,会在各种压力的困扰下中断做好事,会招人羡慕乃至嫉妒、出现不测。不管怎样,好人们只要克服骄傲、自满、自大等心理,调整好心态,把做好人、做好事当作积德、行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并且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是一定会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夸赞的,是一定会被大众所接纳、认可、致敬、学习的。
所以,在但愿好人越来越多的同时,全社会都要向好人致敬、学习,形成一种风气,转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去争做新时期的好人典范。在生活中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个地道的好人,诠释“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