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 杜甫既是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又是一名心系天下“寒士”的政治家。但他作为 美食家的身份大家可能就不得而知了。
著名川菜 “五柳鱼”便是出自杜甫之手。 
经过烹调,香喷喷的五柳鱼色泽美观、外酥里嫩、其鲜美之气蔓延迂回,萦绕鼻端,令人垂诞欲滴。闻其香,心旷神怡;尝其肉,回味无穷。五柳鱼不仅营养丰富,还有清热化痰、利气宽胸之功,乃色香味俱佳的传统川中佳肴,被视为川菜一绝。
唐代杜甫,在年近五十的时候,遇上“安史之乱”,整个唐朝从这儿走了下坡路。杜甫为了躲避这场战乱,也漂泊到西南方去。他到了 成都,在成都古郊找了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叫浣花溪畔,亲手建了—座草堂,住了下来,就是后世著名的 杜甫草堂。
相传,有一天他邀几个朋友在草堂上吟诗作赋,吟得高兴,不觉到了中午。他发起愁来,眼看要吃晌饭了,可是一无所有,拿什么款待这些客人呢!他正在着急,忽然见家人从浣花溪里钓上一条鱼来,喜出望外。心想,就请大家品尝这条鱼 。
他走到灶前,亲手烹制起鱼来。朋友们见他去做鱼,个个都惊奇起来,有的带着怀疑的眼光说:“老杜,这可是新鲜事,你会作诗,还会烹鱼?”
杜甫笑笑说:“等着吧,我今天就要给你们烹烹看看。”他开膛把鱼洗好以后,加上佐料就放锅里蒸上。蒸熟以后,又把当地的甜面酱炒熟,加入四州泡菜里的辣椒、葱、姜和汤汁,和好淀扮,作成汁,趁热浇在鱼身上,再撤上香菜就做成了。
大伙欢坐一堂,见杜甫把鱼端了上来,伸筷一尝,果然好吃。
众朋友边说边吃,一会工夫,一条鱼吃得精光,可是这鱼还没有名字呢!于是大家就为这鱼想起名字来。有的说:“这鱼就叫浣溪鱼吧!”有的说:“叫老杜鱼才合适。”最后杜甫说:“ ‘五柳先生’陶渊明是我们敬佩的先贤,而这鱼背覆有五颜六色的丝,很像柳叶,就叫 ‘五柳鱼’吧!”说罢,大家十分赞成,觉得这个名字很有意思。五柳鱼就这样叫起来了,并成为一道四川名菜,一直流传了一千多年。
如今的五柳鱼被厨师在原有的烹饪基础上传承发展,施以精湛刀技,又增添火腿、鸡肉、香菇等辅料,凭借 杜甫的“名人效应”,一传十、十传百,逐渐成了川菜中的一道名肴。
(部分图文资料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