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荟萃、富人众多,导致了相同的现象——这类人的声音非常大、或者说他们的声音特别容易被放大,导致大家很容易产生错误认知,以为“中国原来富人这么多”“我估计都是中国最穷的那20%的人了吧”。
但若真的从各种统计数据分析来看事实并非如此,中国往往远没大家以为这么富,大家也并未如自己以为那么穷。这是我贴这个答案的目的,增加一下大家的幸福感
那些以为北上广深人民个个都是早上从300平米精装带大车位内环自住房里自然醒,随手拿过刚用上个月收来的房租买的iphone 10,一看这个月三套出租商品房的房租已经打到自己银行账户上的,麻烦醒醒。
首先是这个全国“住房自有率”90%的说法——具体到一线城市的情况:上海市目前常住人口2420万,户籍人口则只有1427万,上海户籍人口中的所谓住房自有率,大约是68%;深圳作为和北上广不同的纯新兴移民城市,有常住人口1100万以上,而户籍人口则只有区区355万,常住人口的住房自有率为34%。这么算则大多数户籍人口(老本地人)确实应该都有房产,但是深圳的户籍人口是不是比大家想象中少了很多啊?深圳市常驻人口住房自有率 。 再一个,“住房自有率”作为一个政绩工程性质的说辞,其实质是“90%的住宅自有”,而并非是指“90%以上的人口拥有自住房”,偷换概念的意味昭然若揭。因此北上广深的这个68%,34%还要包括一大批被包租公包租婆平均的苦逼。刨开这些,你付了30%的首付,踏实地睡在“自有”的住宅里面,只不过每个月挣的钱还要被人按在地上揭一层而已。更重要的是,从法理上讲这还不算你的私有财产,也不能处置变现。终于,你熬出头付完按揭款了,或者突然从天上掉下来一箱毛爷爷解了你的燃眉之急,总之,现在你挺直了腰板拿到了双证,欣喜若狂地把房子挂到实体中介或者门户网站上,准备体验北上广深一套房,分分钟套现600万/1000万RMB的神话。
等等,这好像不对啊——
上面还是在徐汇,上海中环一带。至于郊区的闵行、宝山之类——
房屋随格局地段不同,单价也参差不齐,确实有5-9万的“大家熟知的上海房价”,但同样也有不少郊区的二手挂牌单价仅相当于其他二三线城市的。最重要的是,在逼乎er眼中,没有100平米的住宅好像都与猪圈无异。62平米?53平米?啧啧~上海人均居住面积24平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人均居住面积才24平米而已么?而上海2014年户均人口是2.7。 62平米,那妥妥地是一般上海普通民众的居住水平了好伐?把这些看完了,请问你们还会觉得《2017胡润财富报告》中,上海仅55万户家庭(应该是只统计了上海户籍人口,即1427万,如果按2.7人/户均折算为528.5万户,也就是约10.4%)拥有包含房产在内600万人民币净资产的说法很离谱么?上海600万元人民币资产家庭数量首超香港。
如果中国真的有20%的家庭资产超过600万人民币,那么按现在的6.3 对美元实时汇率,也就是妥妥的95万+ USD。请注意中国现今拥有14.1亿人口(2017年估算),20%也就是将近3亿人,而美国至今也不过3.3亿总人口。有的答主已经发过了,美国家庭里拥有百万美元资产的家庭也才不到10%而已,那么也就是说,相当于美国总人口的中国高净值家庭的总财富,必然是美国3.3亿家庭总财富的若干倍(因为这3.3亿人中只有10%左右能达到中国前20%的水准),我们姑且按4-5倍算不过分吧?然而,中国的家庭总财富,在2010年时的某项媒体统计中仅比美国高21%(考虑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
就算现在又发展了不少,我们算2017年中国家庭总资产是美国的1.35倍吧。问题是上面您老已经提出来了,中国前20%的人口总资产大概已经4-5倍甚至更多于美国家庭总资产了呀。也就是说,中国后80%的普罗大众,大概11.2亿以上的人口,总共背上了相当于美国家庭总资产3倍以上的净负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