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坚决治理其存在的“‘应试’倾向、超纲教学”等突出问题。此次重拳出击,将为疯狂扩张中的校外培训机构再套“紧箍咒”。
看了这个新闻,我觉得很突然,因为最近几年,无论是成都还是其他大小城市,课外辅导班都处于疯狂发展扩张的态势,甚至有人说课外辅导这一行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因为现在学生学习压力大,竞争也大,学校又号召减负,家长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或多或少都会把孩子送到课外机构去学习。一年里,在教育上花的钱,也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
在百度输入“成都 辅导班”关键词,第一页出现的15条,无一例外,全是课外辅导机构给自己做的广告,这个广告力度,着实令人吃惊。
价格方面,一节课大多都在100元到200元不等,整个课程学下来,最少的也要上千,多的更是可以上万。作为每个月拿死工资的工薪族,看到这个价格,我吓得都要不敢生娃了。
但是问题是,在竞争普遍存在的情况下,你不给孩子报班,别人也要给孩子报啊,大家争先恐后,唯恐孩子被落下,所以教育部的重拳出击,真的能改变当前的乱象吗?我觉得问题的根本在于素质教学,快乐学习的氛围里,老师在学校教的内容不足以满足考试和评奖的需要,所以才促使家长疯狂在校外找辅导班。
再仔细看看教育部出台的这个禁令,【首次明确校外培训不能“超纲” 禁止组织竞赛】禁止组织竞赛可以理解,但是不能超纲,我觉得很难做到,报补习班不就是为了学一点学校里面不教或者还没教到的知识吗?而且这个点考察起来难度应该很大,毕竟补习班多如牛毛,教育部门也没办法一个个核实人家教的什么内容。
原文对老师也提出了要求,“将坚决查处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并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等行为,一经查实,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直至取消教师资格。”我只想说,现在学校里的老师因为教学能力过硬,都被课外辅导机构当作手心里的宝,一人难求,根本不可能存在老师诱导和逼迫学生参加课外培训的行为,反而是一些机构一直以高额工资相诱,拉学校里的在职教师到课外机构里面授课,工资开得都比普通的补习班老师高很多。
里面还有一点,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第三阶段将巩固治理成效,建立黑白名单制度。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建立《白名单》,公布无不良行为校外培训机构名单,建立《黑名单》,公布有安全隐患、无资质和不良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名单。”建立黑白名单,什么样的机构应该被放入白名单,什么样的机构应该被划为黑名单?以什么为具体标准?课外辅导行业为如今的暴利产业,这背后是否会滋生腐败,这一切,暂时还是需要打一个问号。
最后,我想说,虽然补课费成了一座压在很多家长身上的大山,但就四川而言,大部分家长,还是自己自愿送孩子去补习班的,你同意吗?看完教育部出台的禁令,以后,你还会让孩子去补习班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