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古火井遗址
作者 高义奎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台山旅游环线西线的火井镇,有一颗耀眼的明珠,这就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煮盐的“汉代古火井”遗址。 “汉代古火井”遗址坐落在火井镇西郑家坝擂鼓岗下,“邛芦路”31.4公里南侧,宽阔的“古火井广场”南边,平坦的水泥路直通井场,周围修篁掩映,绿树环绕,棵棵丹桂亭亭玉立,枝叶扶疏,清香四溢。走过停车场,沿着红砂石阶拾级而上,右边便是汉代古火井。高约一尺五寸的井台用灰黑色的汉代古砖砌成,古色古香的汉砖上各种棱形图案,清晰可见。此井本名“诸葛井”(先人们为纪念诸葛亮曾视察此井而命名),井内径约三尺,井口呈六角形,故本地人称“六角井”。可惜“井火”早已熄灭,只留下清悠的井水映出一片云天。古井左边矗立一座高大的红砂石碑,由碑座、碑身、碑顶三部分组成。碑座见方六尺,高四尺四寸,且四方逐次递减成三级;碑身见方一尺八寸,高约一丈,四方刻有文字;碑顶见方三尺,高约二尺,中间刻有“二龙戏珠”图案环绕一周;其上四方刻有“井字”图案,顶端竖着高约五尺多的熊熊火炬,烈焰冲天。此火井碑通高二丈一尺有余,象征着汉代古火井至今已有二千一百余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的第一口天然气井,可谓古矣!整座石碑气势雄伟,蔚为壮观。 碑的正面刻着“汉代古火井”五个大字,古朴凝重,乃临邛书法家,已退休的原邛崃文管所长陈炽昌先生手书。碑的左面刻着“世界第一井”五个大字,苍劲流利,笔舞龙蛇,乃蒙山书法家吴洪武先生手书。碑的右面刻着一篇《汉代古火井史实录》,文曰:“西汉文学家成都人扬雄(公元前五十三年至公元十八年)著《蜀王本纪》一书载曰:“‘临邛有火井一所,纵广五尺,深六十余丈……井上煮盐’。这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火井天然气的文字记载。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公元一八一至二三四年),字孔明,号卧龙,曾亲自视察古火井,并改进技术,在井周围筑灶数十,用竹筒导气,引井火煮盐,使盐产量倍增,火井因此更加兴旺发达。南北朝刘宋时期(公元四二0至四九七年)刘敬叔著《异苑》一书载曰:‘蜀郡临邛县有火井,汉室之隆,则炎赫弥炽,暨桓灵之际(公元一四七至一八九年)火势渐微,诸葛亮一瞰而更盛。至景耀(蜀汉后主刘禅年号)元年(公元二五八年)人以烛投即灭’”。这是一篇临邛古火井史略,既载明了临邛古火井的盛衰时期,又记下了诸葛亮亲临视察的功绩,更记录了其熄灭年代。赫赫火井,永垂史册。”碑的后面刻着一篇《汉代古火井碑序》,文曰:“此诸葛井(俗称六角井)即汉代之天然气井也。最早见诸古籍者,西汉扬雄之《蜀王本纪》也,其载曰:‘临邛有火井一所,纵广五尺,深六十余丈……井上煮盐’,较之世界诸国,皆早千余年也。及至蜀汉,诸葛丞相躬莅视察,改进技法,刳斑竹以导气,引井火以煮盐,置锅灶达数十,更盈利逾万千。正是:利用天然气居世界第一,引井火煮盐领天下之先。是以人勤地富,物阜财丰,八方商贾,云集于斯。因井火之便利,盐业更盛,仰贸易之发达,百业兴旺。凡二千余年,沧桑巨变,井火已没。值此华夏中兴之际,欣逢盛世,政通人和。更有各界人士鼎力相助,重开火井,立碑为纪,以彰先人之丰功,弘扬中华之文明。是为序”。文为鄙人所撰,碑于二00三年秋立。 登临漫坡翠绿的擂鼓岗,火井古镇风光尽收眼底。清澈的盐井溪穿场而过,汇入火井江蜿蜒东去,先人们为纪念诸葛亮而命名的卧龙岗(诸葛亮号‘卧龙’)护卫着千年古镇而高耸,雄伟的火井碑依倚着汉代古火井而屹立。看着这古老的山、古老的水、古老的场镇、古老的火井,不禁令人遐想,两千多年前,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火井先民们“引井火煮盐”的繁忙景象,赢得了家乡一派繁荣,创下了惊世业绩,创造了中华文明。先人们创下的业绩万古流芳,先人们的创造精神永放光芒。 (注:〈〈宋书·律志〉〉载:“后汉至魏,尺度渐长于古四分有余”。照此推算,西汉扬雄在〈〈蜀王本纪〉〉中所载临邛火井“纵广五尺,深六十余丈”,应当是:纵广约三尺,深约三十六丈。故恢复后的汉代古火井内径为三尺)。
附 记: 2001年至2003年秋,一群酷爱家乡的热心人,以李新生、高奇龙、胡守忠为首,组织了“火井旅游开发筹备委员会”,在火井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们没有分文报酬,自愿牺牲大量休息时间,深入调查,实地踏勘,搜集文物,查找资料,筹集资金,设计施工等等,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掀开历史的尘封,亮出世界第一井,使汉代古火井得以恢复,重现于世。其执着无私的奉献精神,令人钦佩。 2004年1月10日撰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