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南江县扶贫办领导:
您好!
我是一名南江某乡镇的一名在读大学生,在今年过年回家的途中看到家乡日益发展,心中不胜欣喜,从以前的黑瓦白墙到今天的小洋房,从以前的泥泞小路到今天的柏油马路,从以前的煤油干吼靠脚力到现在的水电气网户户通,我相信这一切离不开我县领导的英明指导,离不开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更离不开我县全体人民万众一心建设家乡的愿望。
但是,在假期期间的走亲访友间,在你来我往的人际交流中,我不免得听到或看到些许有关扶贫的问题,因此,特向各位领导咨询以下几个问题,对于所述有误之处望请领导批评指正。
1:扶贫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据我所知国家对建卡贫困户的标准是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识别标准,在此基础上各地再视情况而定。可在走访中发现有自家有房,家中三人外出务工并且劳动力不弱的情况下仍被评为贫困户的情况。
2:贫困户认定的工作是否公开透明?据我所知对贫困户认定的过程需要从小组评议、村委会审核、初次公示、党员群众代表复议、村登记汇总、乡镇审核、二次公示、县级复审、公示公告的程序,审核锁定贫困户。可在我所了解的情况中前五项流程及本省略为一项,即村委会干部通知,存在许多村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迫接受,对于贫困户存在争议。
3:扶贫工作是否做到了真扶贫?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巴中南江即为国家级贫困县,而各乡镇更是无特色发展产业,在我看来,的确属于国家所划分的重点深度贫困地区,我确实看到了帮助修房、提礼物看望、慰问演出等工作,但是在我看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达到脱贫摘帽的时候,不是要不了多久的时间又会回到曾经除住宿条件相对较好却仍然一无所有的地步吗?
以上就是我的疑问,希望扶贫办的领导可以给出建议和意见。再次首先感谢您的阅读,其次期待您的回信。谢谢您。
此致
敬礼
南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