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两天在外散游(大概20个乡镇),我总结一下乡镇“三大整治”中出现的几个问题,并浅谈自己的个人观点。如果有相关乡镇领导看到希望你们就自己做得好的方面进行沟通交流,合力构建和谐大美蓬安。
首先,个人认为任何需要长期并持续开展的整改活动,要切实的落实起来都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做这些活动前,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先谋篇布局,把整个规划好,有一个全盘的考虑,并将之公布于众,让老百姓知道政府在做什么,理解政府所做的,取得民众的支持、理解。简而言之就是群众宣传必须到位,为相关部门开展活动夯实过硬的基础,让群众明白“三大整治”活动就自身来说是为大家长期谋福利的。把群众思想工作做好才是真正地走群众路线,而不是以走群众路线,来排除异己,实现上位。同时,可以让老百姓提出一些从他们角度思考的问题和建议。这样也产生了一些我们看不到的强有力神秘力量,民心即天心。对民众长远利益有益的事情,必然会得到帮助,只是早晚的问题。
个人认为,一个地方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态宜居是首要条件,简而言之就是环境是否整洁。
王健林在2016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式的演讲中提到,“营造一个好的投资环境,大力度吸引外来投资,可能是青海实现跨越发展、人民致富的根本路径。”投资环境首要就是当地给人的第一感觉,如果来了第一次不想再来第二次,何来投资?现在人们最关注的是人的生命和身体健康,特别是现在环境污染严重(雾霾就是一例),人们尤为重视。曾经甚而传出首都搬迁的传言,某个时候保定的房价已经涨了至少百分之十。由此,我们能够看到环境的重要性。
2. 交通是否方便。
交通便利,带来的是人流、物流、智力流的汇集。三者汇集,必然会推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交通便利通畅,节省了人们的时间,满足了当代人最重要的需求—空闲,必然使得相关的产业链形成,吃、喝、住、行、用都会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3. 政府是否有较好的政策支持发展。
如果当地政府在引入外来投资的时候,可以绝对的表现出当地的政策,适当给予优惠,我相信这是大多数投资者想要看到的。
4. 当地是否能较好的突出自己的特色。
一个地方的发展就应该以自己的特色为主,比如我县的旅游业,就切实结合了“百牛渡江”、“月亮岛”、“桑梓文化广场”、“磨子街古镇”等景点再加上我们当地的特色饮食。像某些乡镇(就我知道的),比如“大深南海”、“高庙花谷”、“白云山”可以好好的利用起来。
如果一个地方能够做到上面的几点,个人认为势必会引起更多的人关注,引来更多的外来人员的投资,当地的经济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如此下来,不仅可以发展适合当地的特色产业,又可以提高群众的经济水平。
就我本人来说,如果蓬安做得更好,我会更骄傲!走到哪儿我都会骄傲的说,“你们晓得司马相如故里不嘛?晓得嘉陵第一桑梓不嘛?就是那个有多好吃的米凉粉、麻花,还有“百牛渡江”呀,“日月岛”啊那些,民风多淳朴,特产又特别多的那个地方。那就是我的家乡,我是蓬安人!(自豪脸)”我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像我一样将诸如此类的活动放长远来看,将集体利益更多的置于个人利益上,有更强的家乡荣誉感。
其次,个人觉得各个乡镇开展活动应该从群众民生作为基本切入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遇到有关群众生活的问题的时候可以跟上级部门汇报具体情况并请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比如乡镇游摊问题:如果游摊主人本身能力不是很足,是靠这个生计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在不伤害群众的利益下去落实这个问题呢?
然后,我总结下我看到的几个比较普遍且不易根治的问题:
1.“牛皮癣”
个人观点:宣传“牛皮癣”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像济渡乡那样开设广告公开栏,让他们明白集中起来广而告之比他们到处贴“牛皮癣”更容易得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2. 白色垃圾
个人观点:加强群众爱护环境的意识,首先从自我做到不乱丢,并能够对身边的不文明现象进行合理劝导。“爱护环境,从我做起!”每个人都进步一小步,对于一个地方来说就是进步一大步。像群乐乡的“大手牵小手”活动就比较好,让每个人都去体会收拾垃圾的不易,再从根本上对大人小孩都进行爱护环境的意识宣导。
3. 木料乱放、建筑垃圾
个人观点:对木料以及建筑垃圾的所属人加强“三大整治”会议精神的传递,若屡教不改可以进行罚款。
4. 场镇内环境污染
个人观点:加强群众爱护环境的意识,多设立垃圾桶,让群众可以及时的处理自己制造的垃圾。
5. 垃圾池垃圾溢出
毕竟乡镇上财力有限,像县城每天清扫甚至一天2、3次的清扫是不现实的,所以在这个方面我的观点是:垃圾池安一个门,从客观上避免垃圾溢出,然后就是加强环保人员对垃圾的清理(南燕乡的环卫叔叔就是一个榜样)。特别是在国道、省道边的垃圾池,个人认为可以安排专员用一辆小车进行每天清理。
6. 广告牌相关问题
个人观点:对商户进行宣导,损坏的广告牌应该及时修正,违规的广告牌应积极配合拆除。
7. 游摊
个人观点:切实了解游摊主人的情况,可以的话为游摊主人提供一个可以固定摆摊的地方(可以收取一定的合理费用,任何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8.墙体广告
个人观点:各大广告商在乡镇居民的外墙上打广告已经是屡见不鲜的事情了,已经成为了广大群众心中的一个正常现象,且可以给相关群众带来一定的收益。各大机构要打广告可以跟当地政府洽谈,像大城市那样做漂亮的广告牌。
最后,各个乡镇在开展活动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是正常的,我们群众也应该用一个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乡镇的整改状况。乡镇的问题只要越来越少我们就应该鼓励并支持,而不是总是抓着老大难的问题不放,毕竟一蹴而就的事只存在于童话里。如果各个乡镇遇到了比较“抓脑壳”的问题,可以记录下来及时与上级部门沟通,在遇到“钉子户”的时候也可以申请县城管大队的配合。
以上就是我从外面辞职回家接触“三大整治”活动的心里话,欢迎大家交流讨论,发掘更好的点子,为我们构建和谐大美蓬安出谋划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