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tibetwolf

[民生杂谈] 关于题海战术——挺一挺那位通中同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24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遗憾的是,在通江没有成都那么好的教育资源,没有名师讲座,没有纯英语教学,没有游学,没有靠近教育文化中心的地理条件。脱离物质基础、客观环境谈科学方法是否是痴人说梦呢。如果讲方法论,成都四七九中实验外国语难道不是省内执牛耳的?跟他们比拼学习方法,我想,通江的孩子会落后一大截。
话说,省内除了顶尖名校,其他市县中学,哪一家不是题海战术,这也是目前最适合农村孩子的方式。
当然,特例除外,也有自学能力特别强,学习方法很多的奇才。

 楼主| 发表于 2018-3-24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夏雨辞 发表于 2018-3-24 10:59
遗憾的是,在通江没有成都那么好的教育资源,没有名师讲座,没有纯英语教学,没有游学,没有靠近教育文化中 ...

    谢谢夏雨能继续讨论。
    顶尖名校的老师名气也真很大,用的也同样是题海战术。
    名师的魅力让人倾倒,学生喜欢,家长放心,无论在哪所学校都一样。名师之所以“名”我想有这几方面:一是教学方法上独特新颖,对知识的理解足够深入,能抓住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授课效果很好;二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懂得怎样走进学生心里去做学生思想工作,知道什么时候该施压,什么时候该鼓励,不遗余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不放弃班上的任何学生;三是有容人之量——学生是独立个体,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个性差异很大,想法不同,但他们大多能宽容对待,不会因为与自己的意见不一致而心生厌恶,允许正常的个性发展。这需要依靠老师对家长对社会负责的超强责任感和狂热的工作态度支撑。我的高中时那个通江小镇的中学(请原谅,我不能说那个镇的名字)那批年轻的恩师们基本都具备了这些条件。
    题海战术既成“战术”,自然有利有弊。利在熟能生巧,无论做什么事这都是必须的,所以题量肯定要够;弊在如果不掌握好度,造成大量时间投入生不了“巧”,老师和学生都投入了大量精力效果不佳。对网班的学生而言,大多基础较强,掌握逻辑分析方法(我们那时叫归纳法和演绎法,不知现在叫什么)去解题才是最重要的。高考题中现成的题目甚至相似的题目不会很多,要想考一本,这种能力绝对重要。培养这种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刻意训练,需要学生在做题中慢慢地深入领悟,题太多必然造成学生的困扰。再说名校,他们强关键在学生强,学生强就强在这种能力,老师又帮助他们强化了这种能力。但同时也要看到,一些优秀的孩子进了名校却成为“炮灰”,一部分因为不再专注,更多的因为“题海”淹没了他们——他们如果承受不了那种超负荷的训练就会落后,长期落后就只有放弃,衡水中学不就有承受不了压力选择放弃自己生命的例子吗?题是永远做不完的,不然就不会叫题海了。
    所以,应该给孩子选择权,某些题可以不做,做一道题就要吃透,从基础到方法对自己有帮助提高;老师在布置题目时也要精心选择,力争让每个孩子做了有收获。慢功夫不是笨功夫,可能是极巧的做法。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