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日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铁路总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重点做了两项工作: 一是实现自动化,确保运输安全;二是保持先进技术,发展智能化。在未来生活中,高铁应朝着更多里程和智能化发展两个方向前进,尤其是人工智能,科技带给人们的便捷是实实在在无可替代的。 托起春运人口大数据,高铁运行态势更高位。在刚结束不久的春运“人口大战”中,全国共发送旅客29.7亿人次,其中,铁路共计发送旅客3.82亿多人次,而高铁动车组发送旅客占比57.5%,超过一半。在途时间极大缩短,铁路旅客平均在途时间由2014年的436分钟缩短至327分钟,旅客谈起旅途也不再是疲惫和拥挤。与往日普速列车上充斥的异味不同,高铁列车干净整洁的环境也捕获了大批旅客的心。2017年中国铁路“四纵四横”高铁网络的基本贯通,缩短了出行时间和地域空间的距离,让广大旅客享受着现代化交通的便捷与舒适,高铁正向着大运输力奔去。 出行路上新体验,智能服务贴人心。“复兴号”于去年进入人们视线后就备受关注,“复兴号”不仅有着卓越的构造,列车上的智能化设置也让人惊叹:2500多个传感器可以智能化监测列车运行安全指数、性能指标等多项数据,列车出现异常时还可自动报警或预警,并能根据列车实际运行情况采取限速或停车措施。除此之外,“智能”服务还体现在进站人脸识别,快速通过的进站旅客提高了检票效率。有的车站还在候车厅设立了机器人服务助手,为异国旅客提供咨询、翻译等服务。高铁车厢“无现金”支付,智能化带给人们全新的出行感受。之前火热的互联网订餐服务也再次升级,不仅缩短了订餐时间,还丰富了餐饮种类,提升了饭菜的口味,还新增了土特产服务,为走亲访友的旅客省去了挑选礼物的时间。高铁智能化让出行更简单,让旅客更满意。 大面积的高铁覆盖让多数人体验了高铁时代带来的速度,舒适整洁的车厢让旅途不再枯燥乏味,贴心的智能化服务犹如锦上添花。在科技带给大家震惊与惊喜的同时,高铁也迈入了智能化的行列,中国高铁将与时俱进,安全、快捷、高效的出行方式,也让更多人爱上中国高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