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成都日报报道,成都正加速促成“四铁融合”,届时市民出行将得到最大便利,国际货物运输能力也将得到极大拓展,公交化铁路出行加速人口流动的同时也将带来更广阔的经济效益。 蓉欧快铁一带一路,国际通道更快捷。成都青白江区集装箱中心站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2017年蓉欧班列开行1012列,数量占全国第一,蓉欧在中欧总班列中占比达到23.4%,蓉欧快铁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亚班列也相继开通,初步形成了陆路对外国际运输大通道。蓉欧快铁的快速发展将更多的中国物品带向欧洲,不仅仅是货物,就连农作物也能顺利流通,还能保障新鲜程度。攀枝花的早春蔬菜就坐上了这班国际列车,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驶出途径二连浩特口岸出境,12天后抵达莫斯科。攀枝花成为四川省首家利用“蓉欧快铁”出口蔬菜的城市,同时,这也是全国首次通过中欧班列冷链运输将蔬菜出口到欧洲。至2035年,铁路进出口集装箱吞吐量预计达到30万标箱,蓉欧快铁的货物承载运输能力可见一斑,货物流通的国际通道更为快捷。 市域地铁的完善,加快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的构建。在推行低碳环保出行的今天,地铁与公交成了人们市内出行的首要选择,在成都市域内,以地铁为主体,地面公交和慢行系统为辅助形成了全面的城市轨道网络,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5%。至2035年,中心城区在“环+放射”基础上构建网络化城市轨道线网,核心区线网密度达到1.3公里/平方公里。规划37条,共1696公里城市轨道,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完善将实现市域“半小时”交通圈。构建“两网多线”慢行网络体系和全面推行“站城一体化开发”等更是助力成都市内交通,成都市内出行将更为方便。 成都平原铁路公交化,城际交通更畅通。成都作为四川省会,是全省人口和物流的集中地区,公交化的运营将快速拉动成都与各城市、各城市相互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快了文化融合与人文沟通。加大力度推动成灌(彭)铁路、成蒲铁路、成绵乐南段、成绵乐北段、宝成铁路和成都铁路枢纽环线等铁路公交化运营改造,旨在提高城际交通便利度,至2035年将实现日均客运量达到100万人次。城际铁路的公交化运行将吸引更多的人才来蓉就业,成都边缘的旅游资源也得到了很好的串接,届时大批量的游客将带动地上的旅游业发展。 出川高铁接轨八纵八横,成都将成经济中心。全国高铁八纵八横建设备受关注,近几年成都高铁的发展也不容小觑,通过京昆、兰广、沿江等“两纵一横”接入了国家“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成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在不久的将来成都将成国家铁路客运枢纽,成渝城市群内实现一小时可达,西安兰州等七个中西部城市实现四小时可达,北京上海等国内主要城市实现八小时可达,高铁的快速发展不但方便了人们进川出川,更是让成都跻身经济发展的行列之中,成为一颗闪耀夺目的璀璨之星。成都将不再局限于省内城市的沟通交流,与全国各地主要城市的高铁通车意味着经济的提高与发展。市内、城际交通轨道系统的完善与“八纵八横”高铁网碰撞出的将是省内各市与外界的经济与文化融合之花。届时,四川将揭开神秘的西部面纱,融入全国“148”小时经济圈。 交通的有利发展是强国路上的必经之举,成都作为四川的中心,国内国外的经济发展显得无比重要,相信依托着“四铁融合”的轨道交通体系,成都将奏响“经济齐发展,文化共交流”的交响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