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成都的第五个年头,在印象中,成都好像并没有春天。蓉城的春总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往往脱下大衣没有几天,就该换上夏装了。上周,成都的天气时好时坏,出着太阳的时候让人觉得已然是春日,可小雨一下又让人恍惚觉得还在冷冬。但道路两旁竞相绽放的梨花;朋友圈内郊区艳黄的油菜花;小区楼下粉霞般的樱花却在一遍遍地提醒我,春天真的来了。周六,约上好友一人,报名参加麻辣社区游安德,品川菜的活动,在闲散的时光里,感受川菜的底蕴、享受蓉城短暂的春日。 初识安德,闲散适宜 周六的天气并不那么如意,早晨一出门,一阵带着寒意的风不禁让人打了个哆嗦。点准时到达安德镇,看着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禁产生了疑惑。询问周边老乡,才知道正在举行的是游川菜之魂,寻美食之源的活动。抱着孩子的妇女、推着老人的阿姨、还有跑来跑去一刻不停歇的孩子,让人放佛置身于一场盛大的宴会。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意,舞台上的演出也吸引了大批观众的驻足。 绕过广场,后面便是安德有名的活水公园了。蜿蜒向密林深处的小路,真让人有一种曲径通幽之感。 昨日的雨大概下的比较猛烈,打落了一树的花瓣,低头一看,才发觉落花竟比树上的花儿还要美几分。 步行至湖边,远远看见对面湖岸一排青砖白墙的房屋,依水而建。在烟雾朦胧中,竟有置身江南小镇的错觉。 继续往前走,绕过湖边的一排排被风吹弯了腰的垂柳,绕过一簇簇绽放的花簇,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连接河两岸的吊桥。沿着这座桥,仿佛可以跨越进另一个时空,一个闲适、安静的密林深处。 绕湖缓缓走了一圈,也已到了午餐时间。步行分钟,随意找个苍蝇馆子坐下,点上几个特色菜,太阳也正当时候的露出脸来。阳光下,道路边,同行四五人,边吃边聊,好不快活! 再识安德,潜力无限 午饭过后,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了川菜博物馆,作为一名标准吃货,小美好对川菜博物馆抱有极大的兴趣。 这么多的美食,敢说你们不动心?(虽然全是“假“的,但是我想感叹一句,真的太真了!) 这些农家装饰,是不是和记忆中农村里奶奶的家一模一样? 以保鸡丁、鱼香茄子、开水白菜、麻婆豆腐为代表菜肴的川菜是中华传统八大菜系之一。“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乃是川菜的特点。大多数人只知川菜好吃,却不知川菜为何美味。除却历史的积淀、川菜匠人的用心烹饪、不断地改进之外,调料也是让川菜呈现多种复合型味道的重要原因。而在川菜调味料中,豆瓣酱可谓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郫县豆瓣酱素有“川菜之魂”的美誉。 在川菜博物馆,真真感受了一次“郫县豆瓣”的制作过程。 快要走出博物馆的通道上,挂着大大小小数十个小美好熟悉到不能再熟悉食品标志,要知道这些驰名川外的美味可都是出自安德的川菜产业园区,有友、麻辣空间、蜀味源……一询问才知道,原来安德早已经是“川西工贸重镇“,并且于2017年被选入成都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小镇。 如今,安德川菜产业园区已引进聚集超过86个产业项目,作为郫县豆瓣酱的起源地、作为独一无二的川菜产业化园区,安德镇的未来一定不可估量。 三识安德,流连忘返 下午3时,我们到了此行的最后一个地点——安德镇安龙村。一下车,就被此处的“小别墅”给吸引了。一排排的农家小洋楼,整整齐齐的排列在眼前,在这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拥有这么一栋房子,小美好别提有多羡慕安龙村的村民了。 桃花林中,上演一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浪漫~ 潺潺流淌的小河沟穿过村子 整洁干净的小村小道~ 一天的时间让我了解了成都西边儿的这个地方,安德,“安平德正“。1700年的历史赋予它的是古韵和积淀;新兴的产业园区赋予它的是生机和活力;新农村赋予它的是闲适与静谧。若有机会,定会再游安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