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校长,收了企业的培养费,当然为企业说话,这是情有可原而毋庸置疑的。
但是,想想有些学生也很苦逼啊,有些单位很奇葩的啦。天天加班,一年四季在外面,回不到家,老婆孩子都照顾不上、老人照顾不上,工资又很低,年收入5到12万,而且还不按时发,家里想用钱的时候,每次都是借。
这样的企业,只能提供一个锻炼积累的机会,并不能提供一份满意的职业。
个人在单位,充其量也就是一根草,在家却是顶梁柱。挣钱养家是毋庸置疑的社会责任。
想想商鞅,想想张仪,哪个不是走了很多地方,才找一个稳定合适的职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企业应该做什么?企业如果有优厚的待遇,如果有合适的薪水,如果营造了理想就业环境,如果吸引力大到赶都赶不走,不相信哪个乐意跳来跳去。
有的时候,跳槽却是一种无奈呀,跳跳槽一般收入会增高。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人生地不熟,人际关系非常复杂,干的比原来的辛苦,得到评价并不一定比原来高,心情也不很顺畅,这是非常苦恼的事情,但这些都不是个事,都是可以克服的,经历了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提升的过程。
有哥们就经历了几次跳槽,跳之前,年收入约6万元,跳槽之后10-12万元,又跳一次15万,再跳一次20万,再跳一次25万,能够保证每次跳槽都涨工资,这显很不容易。当然,他是拿到一级建造师和工程师职称之后才开始跳的。在此之前,在一个单位也踏踏实实历练了八年,从一个月600块钱拿到一个月5000块钱,结婚买房子,基本上都要借钱,现实就是如此惨淡。
现在35+了,基本上不会再跳槽了。
父老乡亲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简简单单、清清白白,挣点钱,养家糊口,履行一个最起码的社会责任,这有什么错呢?
如果收入比较理想,环环境环境比较和谐,不相信哪个乐意跳来跳去。
跳槽这个事,不能全怪学生,现在物价飞涨,绝大部分确实活的很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