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10|评论: 0

[原创] 清明又名民族扫墓节 蒂尕字汉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21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明
雨霁携花长乐园,昭穆有序拜祖先。

一路顺风实惬意,积善之家福寿添。
白驹过隙整五年,天塌地陷似昨天。
春晖之恩终难报,为人做事孝1摆前。
祭外公
奕叶先贤光,后人奋发强。
为民无终止,举道2纲目张。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ab12774dd2df.jpg

          5ab12774ae4b0.jpg

             5ab1278eef772.jpg

             233011t0uwbmd4g6ugou2d.jpg

            5ab1278f49b5c.jpg

          5ab1278f2e61e.jpg

注:1 .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三年,对于古人所言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而已,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关于“孝”,鲁迅曾经说过:“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也就是说,希望后人超越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这里指仕途和物质),应该改变。
    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所说的道,原涵义是指道路、坦途,以后逐渐发展为道理,用以表达事物的规律性。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
   2 . “道”的概念,由老子,姓李名耳,字聃,第一个提出的《道德经 · 第二十五章》。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俗话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顺天意、顺民意顺其自然这就是道,道及自然也。”《道德经》还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天地万物,生仙佛,生圣生贤,倶以从“道”而生,阴抱阳,生生化化,无极无穷之妙哉。这就是一切的本源,是终极的真理。“
5ab1278f1420e.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