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19日,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sudan去世,终年45岁。
上图 sudan
●sudan的一生
sudan出生不久就在尚贝公园(地处今天的南苏丹)被捕获,几乎整个生命都在圈养中度过。45岁的它已接近北白犀的寿命极限,骨骼和肌肉都严重衰老,皮肤上满是没能愈合的伤口。去年年底,它的右后腿遭受感染,并在今年初复发,治疗效果很不理想。过去一个月,它大部分时间都躺在棚窝里,最终饲养员决定19日为它施行安乐死。
在它出生的1973年,这个星球上还有1000只它的同类。而现在只剩下2只,都是雌性,都是它的后代。继2011年西黑犀灭绝之后,北白犀即将成为第二个被盗猎毁灭的犀牛亚种。
●犀牛--人类贪婪的受害者
白犀牛是仅次于象的陆地第二大生物,有前大后小两只角,雌雄都长角,并且白犀牛的角格外伟岸,最长的犀角有1.5米之巨。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白犀牛是盗猎者的“最爱”。
90年代在动物学家的保护下,刚果加兰巴的北白犀从15头上升至31头。科学家欣喜若狂,认为这个濒危亚种有了一线生机。然而军阀混战,时局动荡,一只装备AK和RPG的盗猎队伍冲进了保护区,仅一年内,加兰巴31头北白犀就被杀掉了22头。2008年,最后一头北白犀从加兰巴消失了。
●保护的唯一出路--圈养
这之后,全世界相关学者联合起来,希望通过圈养恢复北白犀的数量。然而由于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截然不同,对犀牛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公犀牛没有自己的领地,无法维持以前的领地意识,而为了保护领地而产生的雄性之间的争斗,是激发性激素的一个重要途径。母犀牛因圈养长期不能繁殖,它的繁殖能力随时间而衰减。
生活在动物园里的白犀牛,可以看到它的状态并不好,它的角发生了扭曲
2009年,捷克将最后四头北白犀送还肯尼亚,希望能在野外环境下恢复犀牛的繁殖欲望,其中就有sudan。剩下三头为:年轻公犀牛suni,母犀牛najin以及fatu。
2011年,唯一健壮的雄性犀牛suni因心脏病去世。至此,只剩三头北白犀,而najin和fatu是sudan的女儿和外孙女。就算不顾伦理道德近亲交配,sudan由于后腿受伤加之高龄,无法完成自然交配。
犀牛自然交配需要公犀牛爬背,但Sudan的后腿让他无法完成这个动作
●自然繁殖无路可走 人工繁育可行?
sudan和suni的精子,早已被保存在实验室中。由于仅剩两头雌性,科学家不敢冒然取卵,而将北白犀的近亲--南白犀的卵子与sudan和suni结合。然而不知什么原因,体外培育胚胎一直无法实现,要么胚胎早期停止发育,要么连胚胎都未出现。
●人和自然该如何相处?
全球唯一雄性北白犀 灭绝倒计时
我们常自封为万物灵长,皆因我们拥有非常强大的破坏能力。但当我们想弥补造成的伤害时,却往往无可奈何。自然的精巧,生命的浩瀚,在我们孩童一样的自负面前一一崩塌,又令我们追悔莫及。时至今日,我们对于这个矛盾,依然没找到完美答案。和北白犀一样亟待拯救的物种,又有多少?我们的世界,究竟会变得多糟呢?总不能只依靠悔恨来成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