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804|评论: 0

越溺爱,越心寒

[复制链接]

2020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中国式溺爱,越爱越心疼
------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人人都想孩子生活幸福,无忧无虑,然而过度的爱变成溺爱,很可能会“坑”孩子一生。

1、特殊待遇

过年拜访朋友,一进门就看见朋友读初中的孩子玩游戏,到了饭点,爷爷奶奶喊孩子吃饭,无论怎么催,孩子头也不回:“不饿,不吃!”

晚饭过后没多久,孩子又从房间里出来喊饿,老人家仿佛习以为常,一边说“这会终于知道饿了”,一边又进了厨房给孩子开起了小灶。

然而老人这么疼孩子,孩子并不领情。当奶奶将做好的饭菜捧到孩子面前,孩子一脸不高兴:“我都说了,我不喜欢吃葱,你们偏放这么多!“

特殊待遇的孩子,从来不懂事情的难得。

2、当面袒护

曾经有人总结出中国人著名的四大宽容定律:“人都死了”、“来都来了”、“大过年的”,第四个就是不少人反感的“孩子还小”。

很多父母喜欢用这句话纵容孩子的所作所为,推脱对孩子的管教无方。父母不让别人指责孩子做错了,自己也不告诉孩子哪里错了,孩子就无法分辨是非。

“他还是孩子”,不是孩子逃避错误和责任的借口,反而,正是因为他还是个孩子,具有极强的可塑性,父母的默许和不以为然,很可能成了变相的鼓励。

3、越溺爱,越心寒

过度溺爱的结果就是,孩子既依赖又怨恨父母。

在家中,习惯了别人替他做事情,但出了家门,很少有人会愿意接受他的颐指气使,挫败感就产生了。所以很多孩子怨恨父母的溺爱包办,想要独立,但却又无法脱离父母独自生活。

教育专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现代生活很复杂,从不会对哪个孩子心慈手软。

即使父母有知识、有远见、有策略,也无法保证可以溺爱、袒护孩子一辈子。给孩子独立的意志和自主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