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874|评论: 0

[转载分享] 养气圃(112)__天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2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养气圃(112)__天运//



1. 天有六极(合)五常(行),帝王顺之则治,逆之则凶。九洛(洪范九畴_九类大法)之事,治成德备,监照下土(人间),天下戴之,此谓上皇。
2. 庄子曰:至仁无亲(无私_大仁不仁)。 ...夫至仁尚(至上)矣,..
3.故曰: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安适)难;忘亲易,使亲忘(不牵挂)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安适)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
4.夫德遗(忘)尧舜而不(无)为也,利泽施于万世,天下莫知也,岂直大息(嗟叹自夸)而言仁孝乎哉!
5.夫孝悌仁义,忠信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劳役真性)者也,不足多也。故曰:至贵,国爵并(屏弃)焉;至富,国财并焉;至显,名誉并焉。是以道不渝(喻_口称)。按:德具自生孝悌仁义.




6. 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 。
8. 稽(留)于圣人(唯圣知之_物来斯应,应而忘怀)。圣也者,达(通)于情而遂(顺)于命(自然之命)也。
10. 古今非水陆与?周鲁非舟车与?今蕲(求)行周于鲁,是犹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身必有殃。彼未知夫无方(常)之传(转),应物而不穷者也(随机应物)。




11.故夫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不矜(贵)于同而矜于治(平治)。故譬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其犹柤梨橘柚邪!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故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
12.然而不可者,无它也,中无主而不止(中无本而道不集止于身),外无正而不行(往外不能正行)。由中出者(正教,圣人之道),不受于外(外人无感),圣人不出(不现于世);由外入者(假学成性_一家之言),(若)无主于中,圣人不隐(无法涵容圣学)。
13.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义,先王之蘧庐(驿站传舍)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 觏(建构)而多责。
14.古之至人,假道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墟(动不伤寂,应不离真,逍遥自得之场),食于苟简之田(谓恬淡),立于不贷(施与借出)之圃。逍遥,无为(有为则非仁义)也;苟简,易养也;不贷,无出(不费力)也。古者谓是采真之游(反璞归真)。
15.以富为是者,不能让禄;以显为是者,不能让名;亲权者,不能与人柄,操之则栗,舍之则悲,而一无所鉴,以窥其所不休者,是天之戮民(似受刑之人)也。


16.怨、恩、取、与、谏、教、生. 杀八者,正之器也,唯循大(自然)变无所湮(固执)者为能用之。故曰:正(政)者,正(正己方能人正)也。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心,灵府)弗开矣。
17. 朴道自生仁义,仁义非朴道本质
18.吾子(指孔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依)风(大化)而动(无为而动),总(全)德而立矣!
19.夫鹄(鹤)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染黑)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为辩;名誉之观,不足以为广(忘名乃广)。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吹气)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丧道之亲昵,倒不如忘情大道来的自在逍遥_忘仁之仁者_行仁只是个自然无为)。
20.成玄英:夫三皇之治,实自无为.无为之迹,迹生于弊,故百代之后,乱莫甚焉.




21.按:生命每次之展现,都当由无为中心所发,都是自然的秩序条理,而不当溺于圣人仁义之迹,而当原其圣人之初心.
22. 老子曰: 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足迹根源)哉!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迹(历史)可参考,不可完全履之)!
23.性不可易,命不可变,时不可止,道不可壅。苟得于道,无自而不可(怎样都行);失焉者,无自而可(怎样都不可行)。
24.夫丘不与化为人(不与造化为友)!不与化为人(不与造化为友_任其自化),安能化人。老子曰:可,丘得之矣!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