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一些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低、创业项目少、致富思路窄等问题,以三大课堂为载体,切实解决就业渠道不畅,就业技能不足的难题。主要做法:(1)开设“家庭能人”课堂。创新实施“五定三考”工作法,坚持“扶志”和“扶智”并举,围绕“挣得到钱、当得好家、待得来人、走得正路”四个方面等开展培训,切实搭建起“农村家庭能人”培养宣教平台。2016年以来,开办“农民夜校”313个,集中教(送)学2万余场次,培训党员群众50万余人次。(2)开设“扶贫专班”讲堂。建立57名“扶贫专班”导师专家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由群众“下单”,专家“上菜”。创新“技能培训+创业培训”新模式,培训期间,为参培贫困群众提供每人每天50元的食宿和交通补贴。2016年以来,开展 “扶贫专班”培训39个班1523人,为参训贫困群众补贴76.15万元。(3)开设“示范基地”学堂。结合返乡创业“回家工程”、就业精准扶贫示范项目等,精心打造农村“返乡创业示范园”、“就业扶贫示范基地”、“就业扶贫示范车间”、“灵活就业扶贫基地”等平台,实现“输血式”帮扶到“造血式”帮扶转变,让农民从根本上致富。截至目前,已建立各类基地9个,提供岗位132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986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