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我家宝宝又生病了怎么办? 孩子生病,宝妈们往往会特别纠结,立即去医院怕交叉感染,而且也怕被用抗生素;不去医院在家观察,又担心宝宝病情加重。是什么让宝爸宝妈如此心力交瘁?那是因为你们还不了解宝宝生病时的“轻重缓急”! 人人康为你讲解宝宝生病前的信号,以及病后的正确应对方法。 宝宝体温升高 宝宝的正常体温是不应该超过37.5度的。如果只是短时间超过37.5度,没多久就降为正常值,就没必要惊慌,因为宝宝还小,体温调节中枢并不完善,在突然兴奋、外界气温升高等情况下,他们的体温就容易上升。 如果体温长时间持续在37.5度以上,那有可能是发烧,家长应引起重视。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这时家长可先采用温水擦拭,用物理方法给宝宝降温,同时注意给宝宝适当的添减衣服(切忌给宝宝捂汗)。 人人康小贴士:辨别宝宝病情轻重的关键是看他的意识是否清晰。对于还不能说话的宝宝,可以观察他的眼神:如果他的眼神灵活就不必惊慌;高烧并伴有呕吐、呼吸困难、精神萎靡、没有食欲、目光呆滞(不能用眼神与妈妈交流),出现以上情况就需要及时就医。 宝宝哭闹不安 当孩子还小,无法表达不适时,常用哭闹来发泄情绪。所以,当孩子莫名地出现哭闹不止的情况时,父母就要提高警惕了。 可能性一:发烧。如果宝宝有持续地哭闹不安,并且精神状态萎靡不振,食欲不佳的情况发生时,妈妈首先要确定宝宝是否发烧了,可以帮宝宝测量体温,如果体温过高,建议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确诊。 可能性二: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如果宝宝持续哭闹、哭声微弱、呼吸急促,宝爸宝妈要注意观察他的哭声是否微弱,是否有咳喘,在安静时呼吸次数有无明显增快(每分钟呼吸次数≥50次);当不气促,体温升高或身体发凉,这种情况通常是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应马上去医院救治。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患此症的宝宝还可能会出现口吐白沫的症状。 人人康小贴士:通常宝宝会以哭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或不舒服。婴幼儿哭闹可分为生理性哭闹和病理性哭闹。当宝宝出现不明原因的啼哭时,妈妈应该先从生理性角度出发,看看宝宝是不是饿了、尿了、困了等等,逐一排除后,再考虑病理性因素,必要时及时就诊。 宝宝精神萎靡 精神状态的变化往往是反映孩子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如果宝宝突然双眼直愣、目光呆滞、表现异常,可能是惊厥的先兆,妈妈要立即带宝宝去医院诊治;宝宝若出现总是睡不醒、囟门部位突出、头颈变硬,可能是脑部疾病的先兆;如果宝宝精神状况非常差、少动或者较长时间不动,抓他的手也没有反应、比较安静、不哭不闹,那宝宝可能患有非常严重的疾病,需立即送往医院确诊。 人人康小贴士:健康的宝宝一般精神饱满、两眼有神、爱笑、不哭不闹、情绪较为活跃,身体受到“刺激”后会迅速做出反应。如果宝宝生病了,则会表现得反应力低下、昏昏欲睡、精神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