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大家都认为胆固醇是个“坏东西”,
吃多了会堵血管。
然而,最新版的中国膳食指南,
取消了每天300毫克胆固醇摄入的上限。
于是,有人停药了,
有人认为内脏、肥肉“解禁”了,
吃鸡蛋也不再数数了
……
然而,究竟要如何正确摄入胆固醇?
今天,宣宣就带你来好好了解一下~
一、“坏胆固醇”引起心梗、脑梗
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水平升高,会损伤血管,使血管壁上形成脂质斑块(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逐渐增大,导致血管狭窄,从而引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
更危险的是,有些斑块就像“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就会引起血栓栓塞,堵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脑梗死,短时间内就可夺人性命。
健康人群“坏胆固醇”应该低于3.4毫摩尔/升,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则要控制在1.8~2.6毫摩尔/升以下。若体检发现自己血胆固醇指标异常,一定要遵医嘱进行降脂治疗,切勿大意。
二、血液中1/4的胆固醇是吃出来的
血胆固醇中,有1/4是吃进去的,3/4是自身肝脏合成的;15%~25%的人对膳食胆固醇非常敏感,高危人群更应严格控制饮食。
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它是合成细胞膜、胆酸、维生素D的重要原料,肥肉、鸡蛋、内脏等动物性食物胆固醇含量较高。
大多数健康人天生就有维持血胆固醇稳定的机制,也就是说,如果从外部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多了,自身合成就会相应减少,以维持总量不变。
但还有15%~25%的人群对膳食胆固醇较敏感,自身调节能力较弱,摄入的胆固醇一多,体内血液总胆固醇就会显著升高。这群人就要严格管住嘴,小心“病从口入”了。
敲黑板!适度摄入才健康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
每周吃蛋类280克~350克(大约每天1个鸡蛋的量),吃鸡蛋不弃蛋黄;
动物内脏含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和一些微量元素,建议每月食用2~3次,每次25克(半两)左右;
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油炸食品。成人每天烹调油25克~30克(半两)。
已经患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群,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必须严格控制膳食中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常见食物胆固醇含量表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
以下常见食物每100克可食用部分中,
胆固醇含量如下表↓
中国营养学会等都曾建议,
普通成年人每天摄入的胆固醇不要超过300毫克,
虽然新版膳食指南已取消此上限,
但最好控制摄入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