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贸易战新闻宣传的如火如荼,却一直未曾大动干戈,所以笔者内心一直以为美国政府也就做做样子吧,毕竟打贸易战对双方都是弊大于利。
然而昨天,就有中兴网友爆出,除了不允许采购芯片之外,美国供应商已经全面停止对中兴的技术支持,美国禁止企业向中国中兴出售任何电子技术或通讯设备,禁期为7年。
这次美国真的是要玩真的了,枪口直接对准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这次对准制裁的是中兴芯片,那一个会不会是华为?或者是中国的那些“国之重器”?
很多网友对这件事件的反应都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很多人还说最好在多禁几年,在这几年内我们就会自己研制出这些芯片,中国的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但我认为,美国政府的断货制裁持续过久,会带来中兴乃至整机产业的灭顶之灾。
美国选择在这个时候制裁中兴,并以全面禁售的方式断供中国。此次以“准战争”状态全面断供高端芯片,影响最大的不是大家熟悉的国产电脑手机等等这类日用品,而是一些应用冷门元器件的“国之重器”,这些都是需要基础工业支撑的东西,和发动机是一样的,这次的芯片禁运暂时只针对中兴,说实话如果严格的对所有军工企业禁运芯片(通过二道三道贩子也买不到那种)那十二大军工集团都可以不用干活了。
在机械行业的从业人员,可能知道中国与国外的机械水平还差了很大的距离,就像芯片一样,虽然中国这些年,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突飞猛进,自给率逐年提高。华为海思最新的麒麟芯片可以和高通骁龙820一比高下;龙芯积累了十多年,也终于可以和北斗卫星一起上天;但不可忽视的现状是,这些国产芯片的成功应用大多在消费类领域。在对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很高的通信、工业、医疗以及军事的大批量应用中,国产芯片距离国际一般水平差距较大。尤其是一些技术含量很高的关键器件:高速光通信接口、大规模FPGA、高速高精度ADC/DAC等领域,还完全依赖美国供应商。我估计很多人还不知道国外很多产品依然对中国禁售,而这几种芯片是限制出口的重灾区。
很多人说我们可以自己研发,但是这期间中兴的所有产品全面断货,合同无法履行,结果不言而喻。而且芯片的生成流程从前到后包括设计、流片生产、封装测试。设计有包括电路设计、仿真验证、综合、时序分析、版图设计等一系列流程,这一切都离不开—EDA工具,目前世界主要的DEA厂商有三家SYNOPYS、CADence、Mentor,一水的美国公司,而国内公司几乎100%都用的这几家。而且芯片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研发,并不是一个月两个月就能研发出来的,所以高新技术这些年我们大部分都依赖进口。
中国在信息技术领域,产业发展受制于人,信息安全受制于人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这不仅仅是中兴一家的问题,而是华为、中兴、小米、联想、步步高等一大批整机厂目前共同的难题。任何一家整机厂遭遇类似的制裁,都会遭受重创。即便是中兴的老对手,技术实力最强的华为也是如此。由于华为的执行力更强,资金更加雄厚,华为的布局比较有前瞻性,收购了很多国外的芯片设计队伍,包括原先Sun公司的很多设计师,这使华为不会因为制裁而临时抱佛脚陷入手忙脚乱的境地。
不过,其实像华为的麒麟等芯片,以及像海思的hi1612、hi1616等ARM芯片也是存在一定风险的。本质上说,走ARM技术路线,只能解决商业上的问题,无法解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毕竟买IP做集成相对于直接买芯片,同样在技术上受制于人。一旦特朗普继续升级制裁,中国很多购买国外技术授权做芯片集成的企业,以及这些企业的下游整机厂也会受到冲击。
在近几年中国经济狂飚突进之后,很多人就对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差距不太了解,更多的人转向了互联网、炒房的大潮,忘了科技才是一个大国的立国之本。此次的中兴事件再一次给国人敲响了警钟,这一点来说,未必不是好事。
该来的考验总会来,虽然我们脚下的路会很漫长,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和成本,但这次我相信只有自己掌握关键技术,才能不会被人威胁,实事求是的一步一个脚印前进,希望中国的科技水平会再次获得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