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老师补课的动力是什么?
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绝不是以读书多少来评判的,一个人的能力与品德同样也不能以读死书来衡量.现今中国的学生在学校里不是书读少了,而是无用的东西学得太多,十几年心血只为填鸭式的应试教育,仅仅只为每年六月7,8,9这三天需用,中华文化的精髓如忠孝仁义,礼仪廉耻等,世界很多文明优秀文化从不列入正课学习,尽学没实用的政治.数,理,化,等精上求精,难上加难,目的只有一个----考倒学生,严重的人格缺失,造成了无穷的社会问题,学生可悲到只能在书山题海中去寻求理想与憧憬未来,许多单纯点的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找个体面的工作,养家糊口.目标"远大"的家长学生等均心照不宣的教育子女<读好书>,只为将来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请问在当今社会风气下, 到底是通过什么门道,如何才能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呢? 大家心知肚明,真正有政治远见,品德高尚的人难以通过正规仕途走上管理层次,从而带领这个国家走向美好未来.
考上北大清华又能证明什么?人人都上大学素质与体质品德就提高了吗?
君不见古有女儿国今有眼镜国,当今每个学生学习成绩上的所谓"进步"是以损害自身健康而取得的.再加上食物与生存环景的不断恶化使中国国民体质持续下降已超过当年鸦片对国人的毒害,不让人叫东亚病夫都难.只因民族的劣根性让大多麻目的国人己认识不到国家从肌体到灵魂正在遭受一场大病.其实每个人都是受伤者.
中国大陆教育培养的结果大多只有奴才与病夫.
中国己到了民族危亡的年代,比任何时候都严重,如果说过去抗日战争抵抗日本侵略是中日之间的"明杀,国家遭受的是皮外伤.而今天只顾眼前的利益,我们己进入人人害我,我害人人的互害时代,是国人相互之间的"阴杀",给这个苦难的国家与民族生存带来的只有内伤. 大家可以思考下如何走出应试怪圈,唯有按普世价值规律办事才能抚平伤痛,这个国家也才有希望.这个民族的体质才能强壮,梦想才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