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留守在家的都是老弱病残,他(她)们种着土地,带着孩子,替在外打拼的儿孙们守护着家,也在为我们国家这个大家坚守着每个小家,他(她)脸朝黄土背朝天辛苦一辈子,无啥奢求,只求老了病有所医,能多活几年。但据笔者了解,近几年,这个社有数位60-80岁的留守老人突发脑溢血(速称中风),因道路不通,而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而去世。这个地方距县城就12公里,出社路未硬化的就2-3公里,就是这两三公里未硬化的路让一个又一个本可挽救的生命过早地画上了句号!悲乎?有什么比争取生存权还重要的呢?
路通,这方百姓期盼了几十年了,过去穿,百姓穿,国家日子也不好过,可以理解。而今,国富了,是不是该让民安了?一些地方油路都通到院护了,我不敢忘言这叫形象工程,但以点带面幅射到更多的人受益,这应该是党和政府的导向思路吧?老是冰火两种天,一些地方已远不是小康而是富足了,而一些地方的发展还停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非党和政府所愿吧?恳请县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关注一下这个地方的民生问题,不让救命车深陷泥泞的故事和突发疾病只有以生命为代价的悲剧不再重演。相信我们的党委政府不会坐视,更不会无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