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浇筑混凝土
航拍厂区全景
春日艳阳高照,在东兴区新江街道清流村一片宽阔的工地上,不少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施工。今年底,这里建设的内江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将投入运行,沿小清流河两岸的配套管道也将铺设完成,未来,我市污水处理系统将更加完善。
作为我市一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内江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自2015年开工建设以来就备受瞩目。项目总投资3.99亿元,由污水处理厂和配套污水收集管道两个建设项目组成,污水处理厂占地135亩,设计处理规模10万立方米/天,分两期实施,第一期建设规模为5万立方米/天,厂区一批次基本完成,二批次正在建设,三批次正在进行招标工作;厂外配套管道29公里,目前已完成21.55公里。
现场扫描:项目施工保质保量
4月17日,记者来到第二污水处理厂施工现场,只见宽阔的工地上,挖掘机、推土机等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来回穿梭,机械轰鸣,工人忙着捆扎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一派繁忙景象。
项目经理刘书荣告诉记者,今年2月12日,厂区二批次进场以来,为了保证项目施工进度,工人实行白天昼夜轮班作业,保证第二污水处理厂各构筑物在总工期要求内完成。
顺着刘书荣手指的方向看去,正在建设的多级A/O生化池,回旋钻机正在进行打桩作业,一旁的工人正辅助吊车与天泵对已成形桩孔下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刘书荣告诉记者,生化池占地5600平方米,桩基1570根,自3月25日以来,已完成1100根桩基施工。
“我主要负责二沉池的钢筋捆扎。”在二沉池,钢筋工黎家军告诉记者,他们严格按施工进度,明确分工,在确保质量的同时推进施工进度。
市水务公司项目负责人袁弋涵告诉记者,配套管网工程自开工至今,已完成小清流河段管网工程90%,共计21.15公里。厂区一批次基本完成场平工作及挡土墙施工,现已开始粗格栅主体施工,预计6月份完成该项工作;厂区土建二批次现已完成村道改道、厂区进场道路硬化工作,现正对厂区构筑物全面铺开,进行交叉流水作业。
为了保证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在项目开工之初,内江市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就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项目建设指挥部,督促各施工单位鼓足干劲,挂图作战,按照任务书、倒排工期表,全面推进工程进度,力争第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早日完工。目前,公司正对电气、设备组织询价工作,力争三批次施工单位于8月进场,确保完成今年底运行的目标任务。
内江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效果图
项目解码:污水处理亟待完善
近年来,内江市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迅猛,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内江市建成投运的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10万立方米/天,主要收集处理沱江以西城区生活污水;沱江以东城区生活污水部分(约2.6万立方米/天)经由过江管道输送至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高铁片区、高新区高桥片区因排水设施建设滞后,污水排入沱江支流小清流河,给城区及周边水体造成影响。
有效解决沱江以东城区的生活污水处理和第一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问题,以及完善城区污水收集处理功能,已然十分迫切。在此背景下,2014年,内江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应运而生。
据介绍,第二污水处理厂规划净用地面积135亩,总建筑面积28530.27平方米,容积率0.06,绿地率36.9%,建筑密度4.02%,配套管网小清流河段23.5公里,老沱桥沿江至第二污水处理厂段约6公里。自项目开工以来,虽在建设过程中曾遇到一些问题,但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及市水务公司的积极面对下,东兴区委、区政府及辖区街道(乡镇)努力解决各类问题,确保了这项民生工程顺利推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前所未有地重视,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内江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是一项节能减排、保护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环保工程。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我市结合实际,大力推进第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系统,保护生态环境。
项目负责人袁弋涵表示,内江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立足于促进和完善城市居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完成后还可提升区域投资环境,工业、企业不会因污水排放及污染物总量控制而制约发展,从而促进域外资金投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