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53|评论: 28

[即时新闻] 《历代名人咏南充》出版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3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诗词之美,传递诗词之趣,南充历史在诗词中鲜活起来……历经一年,《南充日报》编辑部编撰了长达15万字的诗文故事集《历代名人咏南充》,日前该书由文汇出版社正式出版。
  2017年2月16日,《南充日报》推出“历代名家咏果州”系列报道60余篇,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为此,编辑部进一步对历朝历代最具代表性名家的诗词或文章选段进行深入挖掘,精心编撰《历代名人咏南充》,以诗文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南充。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8-5-3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藏品书的艺术性 分享诗词之美、传递诗词之趣。浩浩荡荡的嘉陵江,是南充人赖以生存的母亲河,也是一条流淌诗意的河流。

 楼主| 发表于 2018-5-3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水滔滔,渔舟唱晚,引得无数文人骚客竞折腰。吴道子、颜真卿、袁天罡、李淳风、杜甫、元稹、李商隐、寇准、苏轼、周敦颐、文同、陆游、杨慎、王士祯、姚莹等,都曾寓居、宦游在南充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楼主| 发表于 2018-5-3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新政县前逢月夜,嘉陵江底看星辰。”(元稹《新政县》);“胜地风淳真乐国,四川惟说好充城。”(邵伯温《充国城》)。
  

 楼主| 发表于 2018-5-3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世明致力巴蜀文化研究,他认为,1000多年来,杜甫、颜真卿、吴道子等大家的笔下有一个共同的文化意象,那便是嘉陵江,这也说明了南充山水文化的独特魅力。

 楼主| 发表于 2018-5-3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春节期间,央视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再度唤醒了人们的古诗词热情。

 楼主| 发表于 2018-5-3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往今来,历代名人在南充留下了数以千计诗作,或吟诵山水名胜、或歌唱人物事迹,学习这些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这是《南充日报》编辑部编撰《历代名人咏南充》的初衷。
 

 楼主| 发表于 2018-5-3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编撰过程中,编辑部从艺术性、藏品性的角度出发,精心选择历朝历代最具代表性名家的诗词或文章选段,与读者分享诗词之美,传递诗词之趣。同时,在装帧设计上力求品位高雅,使整本书充满浓浓的古风古韵。
  

 楼主| 发表于 2018-5-3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畅销书的可读性 深入挖掘诗文背后的历史故事
  历代咏南充的诗篇浩如烟海,而史料、传记多散佚,难以查证。如何做到工具书的权威性、藏品书的艺术性、畅销书的可读性?

 楼主| 发表于 2018-5-3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编撰过程中,《南充日报》编辑部几路记者深入山乡田野和历史现场,访古庙、登山崖、寻后人、查资料,通过多种方式搜集诗文和名人不为人知的故事,对有争议的事,进行实地考察,采访专家学者,还原故事的本来面目。

 楼主| 发表于 2018-5-3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既尊重历史文献资料,又注重实地考察取证,既通过专家学者对考古调查中发现的遗物、遗迹与史料记载不相符之处进行辨证核实,又聘请了历史学、文学方面的教授对诗词、注释、赏析部分进行订正。

 楼主| 发表于 2018-5-3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就避免了文字的简单搬家,又有据可查,保证了人物事件的真实性,纠正了史料中存在的一些错误和纰漏。
  

 楼主| 发表于 2018-5-3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延伸阅读”部分,是本书的一大亮点,编采人员从各个方面,对诗词内容和南充历史进行深度挖掘,结合独到的理解、优美的语言、流传的故事,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让南充历史鲜活起来,使本书有了思想,有了厚度,成为一本具有文学价值、研究价值、收藏价值的图书。

 楼主| 发表于 2018-5-3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坐落于蓬安周子古镇的濂溪祠就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这是当年大文学家周敦颐的讲学之处,但蓬安与周敦颐的渊源却鲜为人知。

 楼主| 发表于 2018-5-3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编辑《历代名人咏南充》一书时,编辑、记者多次前往蓬安,走访当地的专家学者,获取了这样一段故事:公元1060年,周敦颐从合州沿嘉陵江而上,前往南部县迎娶好友的妹妹为妻,船行至蓬安县时,遭遇倾盆大雨。被迫上岸的周敦颐,在当地学子的请求下,暂时留在蓬安讲学。

 楼主| 发表于 2018-5-3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此以后,每年都有数十批蓬安学士前往合州向周敦颐请教学识。为了纪念周敦颐对蓬安学士的悉心教导,后人在蓬安塑像建祠,便有了今天的“濂溪祠”。
  

 楼主| 发表于 2018-5-3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名鼎鼎的“三苏”也与南充有一段难解之缘。“自阆中出褒斜,发横渠镇,入凤翔,过长安,五月抵京师”。

 楼主| 发表于 2018-5-3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资料记载,苏洵曾带着苏轼、苏辙兄弟俩前往开封应试,阆中成为他们途中的重要一站。在《“三苏”父子的南充足迹》中,编采人员不但对“三苏”的足迹进行了考证,还通过多首诗文对“三苏”与南充亲戚、朋友的关系进行了梳理,揭开了诗文背后苏家与南充“深于草木浓于亲情”的缘分。
 

 楼主| 发表于 2018-5-3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工具书的权威性 逐一订正史实并发现新的史料
  《历代名人咏南充》的编采人员都是《南充日报》的编辑、记者,在稿子的采写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媒体人的眼光,不仅坚持对历史真相的还原,并在新史料、新观点方面有所突破,还特别邀请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世明对全书进行订正。
  

 楼主| 发表于 2018-5-3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如,画圣吴道子的《嘉陵江山水三百里图》为人们所熟知,民间流传的故事众多,但是版本不一,说法也不尽相同。为了找到最权威、最准确的出处,编辑人员通过多方查阅资料,发现唐朝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记录了吴道子“一日而毕”嘉陵江三百余里山水的文史资料,正是这段文字记载,奠定了稿子的基础。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