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艺术历史悠久,为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其中以成都平原尤为繁盛,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作为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唯一一个“川剧之乡”,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近年来一直注重川剧在民间尤其是城乡基层的传承发展。得益于川剧进校园活动的有益探索,彭州市川剧生态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效且发展态势不断向好。
历史底蕴深厚 阵地建设全覆盖
家门口长满荒草的空地,如今变成了演出的戏台——4月11日下午,彭州市新兴镇东星社区锣鼓震天响,《别洞观景》《金水桥》《访白袍》《蜀韵》等经典川剧选段轮番上演,为当地村民带来了一场川剧艺术大餐。据悉,当月至少还有8场类似的演出在彭州市各镇村上演,彭州市全市一年将完成80场送戏下乡活动。川剧艺术成为当地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乡村文化振兴和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载体。
据介绍,彭州是川剧走向民间即川剧业余演唱团体玩友社最为活跃的重要地区,涌现出被中国戏剧界誉为“川剧梅兰芳”,多次受到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接见的著名川剧大师阳友鹤(艺名“小桐凤”)等川剧名家。2000年,彭州市隆丰镇被文化部授予“中国特色文化艺术之乡·川剧艺术之乡”称号。2006年、2010年,经彭州市川剧艺人多年挖掘、创新的川剧表演形式——闹年锣鼓、川剧围鼓,被列入成都市级非遗保护名录。
俗话说:“树大要有根。”正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彭州川剧发展提供了大展拳脚的广阔平台,而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离不开阵地的支撑。正是看到这一点,彭州近年来在振兴川剧的同时,也注重对阵地的开拓。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彭州市在灾后重建中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项目33个,基本构建起布局合理、建设标准、功能齐备的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其中,市区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的演艺中心,为川剧精品剧目展演的免费剧场;20个镇文化站设立了川剧活动室、小舞台,广泛开展免费川剧表演和坐唱活动。其中,濛阳镇在城镇人口聚集的新城广场开设“川剧广场”,依托川剧艺术大师阳友鹤故乡的优势,重要节庆日邀请省、市川剧名家和阳友鹤的弟子前来义演,深受当地群众喜爱;新兴镇结合“海窝子古镇”规划,打造了古香古色的“仿古戏台”;川剧艺术之乡隆丰镇不仅在文化站多功能厅新建了川剧表演小舞台,还以“川剧文化”“廉洁文化”为特色打造了4000余平方米的集贤文化广场,富含的川剧元素让人耳目一新;敖平镇把福建省“5·12”汶川地震援建的土楼专门用于川剧活动场地。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川剧品牌化、精品化,彭州市依托本土文化,先后推出《众星捧月》《牡丹彭州》《李一氓》《贵妃醉酒》等剧目,参加了历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获得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太阳神鸟银奖”、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太阳神鸟特别奖”,以及助力彭州市人民政府荣获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组织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另外,《川剧经典片段》在第十六届全国“村长”论坛文艺晚会上向来自全国的村官进行了展示,少儿川剧《盗仙草》《小放牛》《贵妃醉酒》《铡侄》《滚灯》《红色娘子军》等在四川省中小学生传习展演大赛中荣获一、二等奖。
重视传承教育 川剧进校园颇具成效
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要“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专家指出,此举有助于培养戏曲演员和观众的后备军,对于振兴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如今,“戏曲进校园”已不是新提法,在文化部门的重视下,类似的活动多年来一直在开展。如何让川剧走进孩子们的生活,彭州也一直在探索。
今年五年级的李阳佳乐是彭州市天彭镇西郊小学的“小明星”。学习川剧4年多的她,已经连续3年荣获四川省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一等奖,《送行》《盗仙草》《小放牛》《拾玉镯》等经典川剧唱段她张口即来,唱得有板有眼。
从2013年开始,彭州市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进、全市覆盖”的指导思想在西郊小学、隆丰小学进行试点,开展以“进书本、进课堂、进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川剧进校园活动。其中,西郊小学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和学校“同行学院”,成立了川剧社团,并特聘彭州市川剧协会专业导师每周四下午对学生的唱腔、台步、舞姿、表情、动作等进行严格规范训练。如今,西郊小学川剧社团人数从组建之初的20人发展到125人。学校对孩子的川剧启蒙让他们对戏曲产生了浓厚兴趣。
今年4月19日,隆丰小学川剧艺术团20余名学生紧锣密鼓地排练川剧节目《我是川剧“小戏迷”》,准备登上即将举办的2018“蓉城之春”艺术节开幕式舞台。隆丰小学校长何明春介绍,2013年10月,按照彭州市“一校一品一特色”的发展要求,隆丰小学以保护和传承川剧为己任,正式成立了隆丰小学川剧艺术团。学校聘请川剧表演艺术家、梅花奖两度获得者刘芸和当地川剧社艺人钟昭贵等专家作为指导教师,利用每周二、四中午和周末开展学校川剧教学工作,先后培养学生400余人。据统计,该校现有可登台表演的川剧节目12个,并应邀在全国和有关省市参加各类比赛展演表演60余场,被四川省艺术研究院、成都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成都市社科联等单位授予“少儿川剧培训基地”称号。
在学校层面,两所试点小学不仅形成了较完备的川剧教育软硬件资源,还不断建立激励机制,确保活动有序开展。自2013年9月开展川剧特色教育活动以来,西郊小学在川剧艺术教学方面、川剧排练及演出方面等所需资金全部足额保障,设立川剧训练室,为川剧社团购置演出服装、道具和相关器材;隆丰小学采取与自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川剧校园文化打造、川剧器乐及服装添置等,并在校内设置了“川剧文化墙”“蜀韵苑(川剧作品展示区)”等川剧特色文化区,印制了《川剧常识》《川剧行当》等校本教材,开展川剧教育进课堂活动,在师生中营造了浓厚川剧氛围。
在西郊小学校长李支德看来,川剧进校园就是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广大青少年使其更好成长的过程,是培养民族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的教化过程。川剧进校园不仅没有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反而提升了学校知名度和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为校园文化增添了一份典雅厚重。
值得一提的是,隆丰小学依托多年“川剧进校园”经验开展“少儿川剧课程建设引领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之后,他们将形成一套高质量的川剧校本教材、川剧进校园的典型论文和教学案例,为川剧传承与推广提供实践操作经验,同时也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提供可借鉴的范本。
群众基础良好 致力保护川剧生态
产生于民间的戏曲,要生存发展必须回归民间。鉴于此,近年来,彭州十分重视对城乡川剧生态的保护,以培养受众为目的,努力营造振兴川剧的社会环境。
4月21日,一阵川剧锣鼓声打破彭州市濛阳镇的宁静。在位于镇北街的老茶馆,10多位票友正聚精会神地进行川剧围鼓表演。“濛阳桐凤剧社2010年成立以来,每月的1号、11号、21号都要搞坐唱。”濛阳桐凤剧社老社员陈祖建介绍,川剧坐唱又叫唱围鼓,演员只唱不演,不化妆也不需要专门的舞台,是川剧票友们很喜欢的一种方式。
彭州有较好的川剧群众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全市80万人口中,能直接参与川剧坐唱、表演的群众爱好者达2000余人;活跃着多支川剧票友队伍,坐唱打围鼓也成为一项常见的文娱活动在各镇茶馆表演。据悉,新中国成立初期,仅濛阳镇的川剧剧场就有万寿宫、川王宫、太平寺和福建会馆、湖广会馆等8处。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彭州市结合“百姓故事会”“道德讲堂”等活动开展,各镇每月均开展一次以川剧表演和坐唱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示范性活动,听戏、唱戏一度成为彭州人主要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濛阳,随随便便就能拉起一支川剧队伍。”2010年,川剧围鼓被列入第三批成都市级非遗保护名录。代表性传承人陈景素作为桐凤剧社社长,肩负起川剧在当地的传承弘扬重任。“虽然群众基础较好,受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年轻人兴趣不大,后继乏人等问题一样存在。”陈景素认为,针对川剧保护现状,除需加大投入力度以外,还应增强全社会的普及和认知。对此,她依托当地文化站成立了“梦想艺术团”,以戏曲结合舞蹈的形式,活跃于彭州市各大文化演出平台,推广川剧艺术。
“戏曲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天然的大众性,正是这种特性让戏曲能够通过‘乡音’唤醒‘乡情’,从而让人们记住‘乡愁’。”彭州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需要良好的传统文化积淀和完备的戏曲生态环境。下一步,彭州将继续加大川剧普及力度,从川剧生态源头出发,从娃娃抓起、从新生代抓起,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为振兴川剧贡献“彭州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