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511|评论: 0

重回青川网罗山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11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回青川网罗山珍

2018年05月10日 15:00:34
来源:北京晚报电子版

http://h2.ifengimg.com/0f56ee67a4c375c2/2013/1106/indeccode.png






0人参与 0评论



原标题:重回青川网罗山珍
人物小传
赵海伶
29岁,青川县人。
2008年5·12地震时,她是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震后第二年,伴随着家乡灾后重建,她在家人的反对声中留在家乡,创业农村电商。如今,她的公司已从一家淘宝店转型成为全产业链省级龙头企业,并带动当地村民增收。
一个姑娘凭着对创业的痴迷和对家乡的热爱,大学毕业后,在家人的反对声中,回到正在灾后重建的家乡——青川县,于2009年开始电商创业。木耳、蜂蜜、竹荪、药材、核桃……这些分布在青川大山深处的“宝贝”,因为她的勤劳吃苦,走到了网上,走向了全国各地。
“5·12汶川大地震‘新生榜样’”、2010年阿里巴巴“全球十佳网商”、2014年“CCTV三农人物”、“全国三八红旗手”……短短九年间,这些荣誉见证了她的努力。而回望震后十年,她说自己不曾后悔,也真正懂得了“责任”二字的涵义。
二十岁体会到人生最坏感受
时间回到十年前。2008年5月12日的那个午后,随着一阵地动山摇,正在成都读大三的赵海伶感觉到不妙。“一开始以为只是成都这边地震,后来才听到了汶川、北川、青川……着急给家里打电话,怎么都打不通,偶尔打通一次,却只听到电话那头传来的低声哭泣。”
此后,她在焦急担心中,与家人“失联”了一周。“通讯中断,打电话、发短信都联系不上。”赵海伶回忆,那一周,是她迄今最煎熬的日子,自己心里已经做了最坏打算。“那个时候,周围的各种环境和传闻都在暗示,你可能以后什么都没有了。”
一周过后,虽时而还是有余震发生,但赵海伶决定再难也要回一趟家,回家后看到的场景令她终生难忘:“原本熟悉的大山都已伤痕累累,滑坡严重,大小落石横散在路上;县城满目疮痍,街头是各种砖块和杂物、灰尘堆积;自家老房子已完全垮掉,好在家人没有伤亡……城里的男女老少都被暂时安置在蔬菜大棚和帐篷里。”
就在那一刻,赵海伶开始思考着自己的未来。她认为,没有什么能够比过与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特别是,当她看到其他人都遭受着亲人的生离死别,脸上挂着悲伤和痛楚时,暗暗下定决心,毕业后要留在家乡、与父母在一起生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自己20岁时体会到了人生最坏的感受,现在回想起来也不全是坏事。”
创业一年销售额破180万元
2009年7月,一直对创业抱有热情的赵海伶,决定毕业后留在家乡卖山货。那时,青川灾后重建的大幕也已拉开。
“尽管有伤痛,有亲人离去,但你能真切感受到,大家都在努力创造新生活。早上4点,当我走在路上,身旁载满建材的大卡车从身边缓缓开过,你会被触动——别人经历了大伤痛还这么努力,你更没有理由不努力。”
下定决心创业的赵海伶却遭到了来自父母亲友的一致反对。“在家人看来,只有没出息、在外面混不下去的人才会回到家乡,他们传统思想比较重。”不过,她并没有因此放弃。2009年7月,经过一番思考和设计,“海伶山珍”淘宝店正式开张。当时的她,手里仅有2000元的创业资金。
创业初期,赵海伶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没场地没网络没快递。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她去姐姐工作的单位“蹭网”、在妈妈的店里“办公”。“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眼睛一睁就要找货源,下市场下乡选货、登记、包装,忙完就很晚了。第二天早上5点又必须出门,将货送到车站由大巴车带到成都发送到浙江、北京……”
由于肯吃苦、性格爽朗,加上前期的产品信誉和人气积累,赵海伶的创业路越走越宽。2010年,她成立了青川海伶山珍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同年,合作的农户由最初50多户发展到200多户。2010年,全年销售额突破了180万元。仅仅过了两年,赵海伶又发展线下体验店15家,分布在绵阳、浙江、厦门等地。2016年,赵海伶与京东、苏宁等各大平台签订战略合作……
“工资日结”改善村民生活
2016年10月,赵海伶的公司搬到了青川小企业工业园区。“占地10亩,建设花了1000多万元。有药材仓库、蜂蜜车间、木耳车间、打包车间等。”赵海伶告诉记者,目前公司自建了4个木耳基地,每个基地100亩左右;此外,还给农户发放菌种,带动200多户参与种植,带动面积700多亩。
赵海伶早已跑遍了青川的座座大山。做山货,要经常与村民打交道。尤其是创业初期,经常要下乡寻找货源,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认识到了责任的涵义。
“有一次我坐了两个小时的车,去一个养蜂农户家里。当天晚上,阿姨告诉我,‘你叔叔知道你要来,一周的肉都没有吃,全给你留着’。我听到后觉得非常温暖受触动。”赵海伶说,当她问到养蜂叔叔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时,养蜂人告诉她,“今年换一张新床。”瞬间,赵海伶被刺痛了。“后来,我帮叔叔把蜂蜜拉出大山,销售出去了。”赵海伶坦言,随着与村民的接触愈加频繁,她发现,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改善一些人的生活。

由于农村山珍特产的季节性,每年注定会有淡季和旺季。赵海伶的公司目前管理人员有限,一旦订单增多,就需要村民帮忙干活儿。为此,赵海伶立了一条规矩——工资必须现金日结。“忙起来的时候,经过培训,懂得工作流程的村民有四五十人,基本都是留守老人妇女。技术好的、勤快的,一天能挣100多块钱;自己去山上采摘山货的,每天也能挣五六十元。”赵海伶说,现金日结的方式,会让自己感觉压力很大,“但也没有办法,很多村民有活儿要带小孩,希望不固定上班。别人抽时间来做工了,你就得讲诚信付钱。”
而在“工资日结”之外,海伶山珍对村民的带动不止于此。从2009年10月开始,赵海伶与当地100户村民合作;如今,与海伶山珍合作的村民共有4000多户。其中,建卡贫困户有300多户。“也许力量有限,但在有限的力量下,大家有一个凝聚力,都在向好的方向走。”
本报记者 李松林 本报记者 白继开 摄影http://p2.ifengimg.com/a/2016/0810/204c433878d5cf9size1_w16_h16.pn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