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学生中有因为考研、想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出国留学等原因未就业,但学校要求其签三方协议,甚至威逼。 帖子底下的评论大都大相径庭: “三方协议的签订量对校方来说,就是毕业生的就业率。就是说,如果你毕业时没有就业,没有签三方协议,校方的就业率这个数字就会降低。” 因此,不少人是“被就业”的。 3 兴许是审“假”疲劳,有关人士似乎都对这种造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特别放心,特别容忍。 相比用就业率来证明大学的含金量,国外大学更青睐用学位的获取难度来提高含金量。 2014届中国大学毕业生顺利毕业的比率是95%左右。而与之相比较,日本高校近几年的毕业率大概在70%左右,澳洲大学本科毕业率平均在75%到80%之间,而美国则是发达国家中大学生毕业率最低的,六年内能够拿到学位的只占56%。 国外高校有很高的淘汰率,而国内与之相反。 或许是因为他们明白,能不能就业,和学校没有太大的相关性,更多是一个社会问题! 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17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进一步规范就业工作管理,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协议。” 4 假如你在毕业前还未落实工作,千万不要随意签三方协议! 三方协议是应届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之间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达形式,严格的来说它属于一种要约,且具有法律效力的! 三方协议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应届毕业生的利益,防止出现用人单位毁约耽误你找工作的情况。 三方是你踏入社会表现诚信的第一步,协议上面的户口档案组织关系相互之间都有联系,如果你毁约了,所付出的代价轻则交上违约金,重则影响到你的职业生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