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应急处置 6.1应急预案启动条件6.1.1一级预警启动条件企业发生的事故已经危及周边企业、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30人以下中毒、或一定社会影响等。
如企业除尘设施故障导致粉尘事故状态下的持续排污;废机油在收集、贮存过程中大量泄漏;循环废水长时间持续外排。
6.1.2二级预警启动条件企业发生的事故仅限于各部门、班组,在部门、班组的抢救下能及时控制,不会对周边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影响限于企业范围。
如企业少量废机油泄漏;粉尘事故短时间排放;循环废水短时间外排。
6.2先期处理6.2.1 II级及以下事故 发生II级及以下事故,事故所在单位应第一时间按照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处置,在事故超出部门能力范围时,请求企业应急指挥部组织救援,同时部门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和阻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6.2.2 I 级突发事件发生I 级突发事件时,企业报阆中市环保部门响应,同时采取必要措施预防和阻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6.3应急处置措施6.3.1废机油泄漏紧急处理措施 1)发现废机油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当事人立即报告环保科负责人;环保科负责人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处理处置。
2)少量泄漏,利用棉布、砂土覆盖收容。
3)大量泄漏,用砂筑堤,避免废机油无边界扩散,然后覆盖收容。
4)事故处理工作结束后,环保科和相关部门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5)调查处理结束后工作
领导小组应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同时将调查处理结果向阆中市环保局报告。
6.3.2针对性应急措施(1)废机油泄漏应对措施
详见6.3.1
对周围敏感目标采取的保护和应对措施:
在泄漏处周边设置防护距离,查看并调查是否有周边人员接触或是收捡带走,对接触人员进行个人防护、消毒等,对收捡人员进行个人防护并收废机油。
(2)污水处理站出现故障而不能正常运行应对措施
水泵故障应对措施:
立即通知维修人员,对水泵进行维修或更换备用泵,更换期间保持污水不外溢。
对周围敏感目标采取的保护和应对措施:
无论出现何种故障,均控制不让污水通过雨水管网外排,无法控制且通过污水管网外排应及时通知阆中市环保局以及下游污水处理厂;进入雨水管网必须及时通知阆中市环保局、水务局等,在外部救援队伍的协同下做好尾水处理工作。
(3)粉尘泄漏应对措施
1)立即了解情况,视情况停止生产装置,控制粉尘产生;
2)对泄漏处利用水枪喷射,最好是雾状水,有效降低空气中粉尘含量;
3)待生产线停止,粉尘扩散后佩戴防尘口罩等防护设施对粉尘排放装置进行检修。
对周围敏感目标采取的保护和应对措施:
当事态波及大部分园区企业,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做好周边敏感区域的宣传和防尘工作,随时公布企业现状,提醒周边企业和小区业主做好预防工作,防止恐慌,如有可疑情况立即通知物业或相关单位人员。
应急处置要求:全面宣传、及时发布、准确发布、防止恐慌、疏散隔离。
(4)企业内贮存的柴油以及相关化学品泄漏应对措施
1)柴油泄漏应对措施
应急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发电机电缆沟、下水道、雨水管等限制性空间。用沙土、吸油毡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操作注意事项:
①进现场人员必须会使用、佩戴防毒面具,并且检查防毒面具是否能正常使用。使用中如闻到有毒气体味或感到呼吸不适时应立即停止工作,迅速撤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同时检查防毒面具问题及时更换合格防毒面具;
②正确选用消防器材并确保正常投用;
③正确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④如果柴油泄漏造成人员昏迷晕倒,将中毒人员迅速抬到宽敞的地方和上风口,加强通风,并送往急诊室进行救治;
⑤如果柴油泄漏造成人员皮肤触油者,立即用水冲洗;
⑥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及人员安全防护;
⑦根据现场事故情况,操作工必须结合自身条件以及现场所具有的自救条件,对现场应急能力作出有效判断,能自救的立即采取自救措施,同时汇报组长现场情况,以便其对救援人员作出合理安排。
⑧进入现场,呼吸防护: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对周围敏感目标采取的保护和应对措施:
疏散柴油储存房附近值班室人员,加强区域通风。
6.3.3水处理单元发生事故水处理单元发生事故异常情况,环保科全权组织处理;当装置发生故障有可能产生更大影响,必须向应急小组上报,同时应关闭污水总排放口,防止污水扩大化污染。最坏情况下无法控制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时,应及时通知下游污水处理厂以及环保、水务部门。
6.3.4生产装置应急处理原则①供电紧急情况
当供电出现紧急情况需要降负荷时,视电力供应情况,停车的顺序为办公生活用电,装置、循环水部分水泵。
出现紧急情况时,当班人员根据企业调度的降荷要求通知有关部门停车,并通知下一步要停车的部门做好准备。
②当发生重大火灾、爆炸、地震等突发事故时,实施紧急停车。
6.3.5应急人员进出现场的条件应急人员在进入现场时应做好如下准备:一是人员准备,根据事故发生的规模,影响程度以及危险范围,确定应急救援人员的人数,并由经验丰富的或相关专业人员带队;二是救援器材、物资必须准备充足,以防出现吸附剂等救险药剂不够用的情况;三是必须弄清救援方式,救援前尽量弄清楚各类相关事故处置情况,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抢险救灾;四是思想准备要充分,救援时思想情绪保持稳定,做好救援抢险工作。
当突发事件的危害已经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由应急小组组长命令应急救援人员撤离现场。撤离时应保持秩序不混乱,不得提前脱下防护设备,待到安全区域时立即消毒,沐浴。
6.4 应急终止6.4.1应急终止的条件1、事故现场得到控制,事故成立的条件已经消除;
2、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已经基本消除,无继发可能;
3、已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保护公众健康与环境再次遭受危害,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后果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4、事故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6.4.2应急终止的程序1、当成功处理火灾次生灾害,所有固体、液体、气体泄漏物均已得到收集、隔离、洗消;有毒气体的浓度均已降到安全水平,并且符合我国相关环保标准的要求;伤亡人员均得到及时救护处置;危险建筑物残部得到处理,无坍塌、倾倒危险;或其他应该满足的条件时。事故现场指挥部组织专家咨询组论证调查,确认突发事件已具备应急终止条件。由应急指挥小组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
2、接到应急指挥小组的应急终止通知后,现场指挥部负责应急人员及设备有序撤离。
3、应急指挥小组负责向上级政府部门报告,由上级政府部门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应急终止的信息。
6.4.3灾情稳定后措施 1、医务人员迅速对摔伤、砸伤、烧伤、踩伤的病人实施救治。
2、医务人员对本病区的患者逐一检查、治疗,病房主任将本病区病人情况向医务科汇报。
3、财务科人员及时核对账目,向科长汇报,科长将账目情况向总经理汇报。
4、环保科组织相关人员对所辖设备全面检修,恢复正常运转。
5、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将本部门灾后情况及时上报主管领导。
6.4.4纪律要求1、全企业各级各类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各就各位,各负其责,在注意安全的原则下,尽力抢救(保护)患者及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决不能畏惧退缩,擅离职守。
2、纪检监察部门要做好督查督导工作,发现不履行职责、擅离职守,造成不良后果的工作人员,要当场制止并提出处理意见,严重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6.4.5终止后的行动(1)事故发生地相关政府或本企业有关部门查找事件原因,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
(2)有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主管部门负责编制环境事件总结报告,于应急终止后上报;
(3)根据实践经验,有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并及时修订环境应急预案;
(4)参加应急行动的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环境应急队伍维护、保养应急仪器设备,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5)物资供应组应增补应急物资使之满足下次应急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