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达两年半的时间里,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副总指挥王树声、参谋长曾中生在秦巴山区运筹帷幄,指挥英勇善战的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地方武装、人民群众以通江为依托,粉碎了敌人的“三路围攻”和“六路围剿”,胜利的进行了仪(陇)南(部)、营(山)渠(县)、宣(汉)达(县)三次进攻战役和陕南战役,强渡嘉陵江战役,使根据地扩展到四万二千多平方公里,辖二十二县一市,人口约500万,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大区域,红军也由入川时的四个师一万五千多人发展到五个军,八万多人,为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写下了光辉篇章。2009年10月3日早上,我自驾从唐巴路的起点出发,顶着成都的蒙蒙小雨向巴中进发!
成都---南充(成南高速201公里,过路费68元),经高人指点,在离成南高速的终点5公里处上绕城高速,大约12公里后,进入了南充---仪陇的快速通道(70公里,过路费20元,路过南充顺庆、南部),驾车感觉很爽,路不说了,下面是去仪陇新城新政的乡村公路。




车路过南部县时候,看见了宽阔的嘉陵江,可惜取景不方便,照了几张。


大约40分钟后,来到了新规划建设的仪陇新县城,嘉陵江从城市边际流过,不错!


临近中午开饭的时间,走,吃饭了,在新县城的一个瓦罐村吃的,味道好,价格公道,物价比成都低,实在!





吃完午饭,往巴中进发,好在有导航仪,出门方便,仪陇新县城新政--复兴镇23公里,从这里左拐往巴中还有101公里的路程,将路过仪陇的老县城金城镇,路还是柏油路,平坦舒适,就是弯道过多,坐车人容易晕车。发几张沿途风光。


大约1小时后,来到了仪陇老县城,街道破旧狭窄,县城的人气还可以,看来,仪陇要走上发展的快车道,迁建是必须的,也是正确的。


出仪陇老县城后,在路边回望。

金城镇离巴中还有约50公里路程,山不断抬升,危险系数也在增加。
下午3点,到达这次旅行的重要一站---恩阳古镇。恩阳镇处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心地带。1933年至1935年,红四方面军在恩阳建立县苏维埃各类行政机构13处,现保存较为完整的有8处,许多巨幅石标是川陕革命根据地斗争的历史见证。
恩阳镇历史悠久,据《巴中县志》记载,在南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公元525年)迄今1470年,始置“义阳郡”,同置“义阳县”,郡县同治,以就近义阳山而得名,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罢郡。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一说有官见街早有孙子打祖母,失了常伦,故改义阳县为恩阳县;(另一说法:意在隋一统天下,皇恩浩荡,象阳光普照大地。),元世祖二十年,废恩阳县为“恩阳河场”,划归清化郡即现在的巴中市管辖。清朝时期,又改场设县。红军入川时期设仪阆县、恩阳县、恩阳特别市。解放后,1962年设人民公社,1969年改为革命委员会,1980年设镇人民政府,当时只辖场镇境内,后几经调整,1993年撤区并乡建镇时,将原恩阳、司城、麻石三乡并入恩阳镇,1997年底司城恢复乡建制,从恩阳镇分离,后直属区辖至今。













离开恩阳,巴河静静流淌,恩阳古镇那没有雕琢、没有商业化的味道,深深吸引了我!离开时我举起相机,再次对巴河合古镇按下了快门。


下午6点,我们来到了巴中,一个红色的城市,一个年轻的城市,入住江边的教育宾馆,套房120元,宽敞舒适,晚上在一家粥店吃的晚餐,家人说这里的菜好吃的不得了,又便宜。



晚饭后华灯初上,我们到大街上溜达,城市很繁华,还看见了雅戈尔的专卖店,进去看了看,很喜欢一套西服,犹豫半天还是没有买。




10月3日是中秋节,妈妈打来电话,说成都的雨好大,但是仅仅相隔400公里的巴中确实皓月当空,没有长焦,拍张中秋之月。

10月4日早晨起床,沿着巴河观赏城市的风貌。




给小朋友来张人像,第一次拍,见笑。



上午10时,我们来到此行的第二个目的地---巴中南龛景区,即川陕将军碑林,徜徉以此,感到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川陕苏区,居然诞生了中国革命那么多的伟人。








公园里还有空军捐赠的歼--6飞机,花了2元人民币照了张飞机的心脏,可惜,零件不在了。


在南龛景区可以远眺巴中全市。

午饭后,去川陕纪念馆参观。




10月4日下午踏上了去营山的路途,红四方面军在此留下了很多的印记,谢觉斋老先生的夫人就是从营山参军的红小鬼,顺便回老家看看黄渡。------------------网络出问题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