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解决脱贫领域“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考核评估不严格等突出问题。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也是我国提升政治经济水平和提高人口素质的强国大计。治理扶贫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即检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否得到贯彻,又检验以服务人民群众的思想是否得以践行。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得到纠正。纪检监察机关要找准定位、服务大局,充分利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成果,进一步加大集中整治和督查督办力度,加强对扶贫领域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首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统一行动,紧紧围绕扶贫工作,聚精会神抓精准扶贫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调动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增强群众致富增收的信心。各党员干部要树立执政为民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公仆精神,要多下村、勤入户,多与群众交流、沟通,放下架子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资金”的活动,带头给帮扶户联系材料、联系技工、解决资金困难,从而更好地推动精准扶贫工作。 其次要认清形势,把握方向,领会贯彻中央、省、市、区扶贫工作会议主要精神,深入分析当前脱贫攻坚发生的明显变化,确保贫困人口按期脱贫、稳定脱贫、持续脱贫。要正视问题,排查整改,纪检监察全面查找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查找资金管理和使用、信访维稳工作等方面的线索和信息,确保突出问题整改落实到位。特别是基层干部一定要熟悉政策,清楚每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和致贫原因,要对照贫困户所愁所难,找准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问题和短板,逐一解决,做到精准到人、帮扶到户。要注重痕迹管理、过程管理,贫困户手中的帮扶手册一定要记录详细、准确,工作过程要有迹可循、有档可查,工作结果要经得起问、经得起算、经得起查。 最后要增添措施。纪检监察要有火眼金睛。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客户端、微信等现代网络科技手段,在群众出入方便的社区中心或街道路口设置举报箱,摸清摸实线索来源,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还要通过发放监督卡、设立反映点等基层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为群众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信访举报途径,进一步拓宽反映问题渠道。 有的脱贫计划列到表上,但不切合贫困户实际,百姓不买账;有的在扶贫产业,市场没摸清就扎了进去,结果水土不服,投入打了水漂,“头年一哄而上,来年一拍两散”。这些问题说到底,还是工作不实、不细。干出实效,百姓认可,才是唯一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