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实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5年来,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但是,在深入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其中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尤为突出,它直接削弱了困难群众的“获得感”。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都将紧盯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点, 2017年,四川省持续用力正风肃纪,全省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指数达85.87,同比上升1.06,创历史新高。全省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897个、纪律处分2477人,这也彰显了四川省政府以零容忍的态度推进扶贫领域反腐工作的决心。脱贫攻坚进入了关键时刻,2018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对完成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任务至关重要。 作为纪检监察机关,我们更应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立足自己的职责定位,坚持问题导向,利用执纪审查利剑,向问题开刀问斩,严格监督执纪,坚决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以铁的纪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驾护航。 一是拓宽反映问题渠道。充分利用现在的“互联网+”技术,通过微信、QQ、邮箱等网络方式,采用设立邮箱、公众号等方式,使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更方便更快捷,更有利于问题的汇总和及时处理。 二是持续公开通报及强化警示教育。对督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绝不姑息,一律及时公开通报,并及时形成问责案例,开展警示教育,起到震慑作用。 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通过定期检查、临时抽查、交叉检查等多种方式,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切实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以精准监督促精准扶贫,打通扶贫精准监督“最后一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