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评“六安教师讨薪被抓”:一件令人羞耻的事情 2018-05-28 18:05 光明网-光明日报 原标题:【光明锐评】请善待为我们接续文明香火的人 作者:许言悟
昨天(5月27日)起,有关安徽六安的金安裕安两区及其所辖乡镇的教师向当地主管部门集体讨要被拖欠一年多工资的短视频和其他社交媒体信息在网络快速传布,占居热搜榜首位。 这些让人不禁泪目以对的教师集体讨薪的短视频和社交媒体信息颇具震撼力。不说经济发展成就,也不说物质实力基础,甚至也不论教育已成为家家户户念兹在兹的重中之重,只是在扶贫都已进入到入户到人的精准阶段之时,其薪资有国家财政保障的教师,竟然为拖欠工薪而发出公开吁求,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件令人羞耻的事情。 拖欠教师工薪,而且长达一年之久,如果被坐实,这种行为不仅违背《宪法》规定及其相关原则,也违反《教育法》《教师法》和《民法》。因之,拖欠教师工薪行为,其背后是拖欠教师工薪者没有一点法治意识的现实,是拖欠教师工薪者所在地社会治理状况的反映。一个地方,只要存在拖欠教师工薪这种事情,人们便可以由此作为观照此地社情政情的逻辑起点。
安徽六安,有记载的可溯及历史久远。有记载称六安地区成规模的教育(书院)始于宋代。当今声名远播的毛坦厂中学就坐落在六安。这样一个人文历史悠久的地方,其文化和文明香火的接续,靠的正是上述那些集体讨薪的基层教师。六安乃至整个中国的文化和文明的香火,之所以千百年来袅袅升腾、绵延不绝,也正是因为在最基层,存在着大量虽自身生活卑微但却矢志为文明接续香火的人。 可以想象,即使不欠薪,当今财政为六安那些集体讨薪教师所支付工薪,也绝对不是可使其生活达至“中产”阶层的报酬。从社交媒体上集体讨薪教师发表的图文等信息看,这些教师的工薪水平,在当今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也真的不过是把“香火钱”而已。劳者有偿,欠债还钱,这些自古以来的人类社会通行的公理道德,怎么于历史悠久的六安今日,竟然行不通了呢,这其中道理究竟何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