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总结了中国式的八大宽容:大过年的、人都死了、来都来了、都不容易、还是孩子、岁数大了、为了你好、习惯就好。
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永远置身事外,却永远喜欢指指点点。他们不顾事实地偏袒弱者,以近乎病态的宽容来满足自身的道德优越感。
他们习惯称自己为心怀宽广的“好人”,实则是最可怕的一群人。
有一次,我和朋友在闹市区逛街,一位穿着孙悟空服饰人突然拍了我一下,拦住了我,指了指我的手机,热情地示意要跟我合照。我以为是某商家做
活动,就跟他拍了照。拍完后,“孙悟空”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印着二维码的牌子:“合影收费,每张20元,我是聋哑人,请支持,谢谢。”
那一瞬间,我感觉像吞了一只苍蝇般不舒服。看到我犹豫的样子,一位“热心”路人开口了:“小妹你能不能有点爱心,人家是聋哑人。”旁边一位
大妈也附和:“20元也不多,人家大热天穿这么多不容易。”
我更不舒服了,要我献爱心可以,但不应该是用这种道德绑架的形式。不讲道理、没有原则地提倡善良,本身就是对恶的纵容。这种以道德和爱心的
名义去要求别人的“好人”,自己却无动于衷。
如果你留心,你会发现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有多常见:
电影院,坐在后面的熊孩子一刻不停地踢椅背,你忍无可忍地回头,周围人却劝你:“算了,他还是个孩子。”
你去超市买东西,一位老人插队,如果你和他理论,就会有人跳出来说:“尊敬老人不懂吗?你给自己积点德吧。”
一群人借着“闹伴娘”的幌子,对伴娘又摸又抱,伴娘要报警,却有人出来打圆场“大喜的日子,没必要当真嘛,没什么!”
上海交大教授窦令成说过:“现在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主要来源于有那么一拨人,惯于用圣人的标准衡量别人,用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这种无底
线无原则地劝别人包容、原谅,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伪善”。
这种中国式“宽容”,不但让当事者更加痛苦,更是滋长恶行的根源。电影《驴得水》有这样一句台词:“凭什么用你的道德标准来绑架我的利益?
道德从古至今都是拿来律己的,法律才是律人的,不懂道德的人才会用道德律人。”
中国式宽容的本质,说白了就是“慷他人之慨”:熊孩子没有欺负到他头上,所以劝别人别跟孩子计较;自己不想捐钱,所以在明星微博底下留言“
赚那么多也不多捐点,真小气。”
真正有修养的人,从不会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盲目的善良、没有原则的大度、毫无逻辑地肆意干涉别人的人生,往往比作恶更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