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093|评论: 3

[民生杂谈] 陈东升:六安市政府为何一错再错直至触碰《监察法》

[复制链接]
lde

发表于 2018-5-31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标题:陈东升:六安市政府为何一错再错直至触碰《监察法》

以法治思维辣评新闻事件

六安市政府的一纸通报非但没有平息舆情,反而引火烧身,将自己置身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这几天,网络上关于六安市政府拒不执行省政府要求、轻率使用警力、把舆情甩锅于警察此类批评声一直不断。



六安教师讨薪事件,源于安徽省出台的一项工资奖励措施。

为解决教师工资过低问题,安徽省推出了一次性工资奖励新制度。据该省教育厅调查,截止2017年11份,该省已有13个市给教师发放一次性工资奖励。











在这份文件中,省教育厅建议,根据《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议市县政府在制定一次性工资奖励政策时,应当依法落实教师工资待遇。

省政府副省长随后批示,要求各地落实到位。

由此可见,六安市金安区、裕安区部分教师要求发放一次性工资奖励,并非无理取闹,而是有着充分的政策依据。

按照我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第一项职权之一,就是执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

回到本案,既然安徽省政府制定了教师一次性工资奖励政策,六安市政府就负有法定职责,将其落实到位。而不是如现在,竟以市政府下辖的金安区、裕安区政府没有出台“一次性奖励”政策为理由,明目张胆地与上级政府对着干,这才导致40余名教师四处求告无门才到市政府寻求帮助。

无视法律规定,无视上级要求,无视教师疾苦,拒不发放一次性工资奖励,此乃六安市政府一错也。

说起来,教师到市政府上访也并非稀罕事。如安徽省教育厅文件所言,2017年11月8日上午,巢湖四中等学校约80名教师也曾到巢湖市政府集体上访,要求同等享受“一次性工资奖励”。如果能象巢湖市市长张生那样,亲自接待上访教师代表,以礼相待,通过对话、沟通化解矛盾,问题也是不难得到解决的。

令人遗憾的是,六安市无视《警察法》规定,却用最省力、最粗暴、最不用动脑筋的方式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越权擅自命令警察到场强行驱赶、带离教师,人为制造矛盾和激化矛盾,令教师蒙羞,令斯文扫地,令一起最普通不过的集体上访迅速发酵为全国性舆情事件,六安瞬间名扬全国。



处置失当,轻率动用警力,激化社会矛盾,人为制造舆情,此乃六安市政府二错也。

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其职业特点是春风化雨、教书育人、传递文明、以理服人。而警察乃国家暴力机器,以武力为后盾,以服从命令、完成任务为天职。

有道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警察与教师,一方为执法者,另一方为被执法者,让警察去市政府门口驱赶教师,六安市政府在发布命令之前,就应该预判、预见可能出现的双方冲突之后果;更不该在出现舆情后,居高临下指责“少数民警执法方式简单粗暴。”装没事人似的,“欢迎各界热心人士和广大网友对公安干警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提供有效线索。”

法制洋葱头在法制新闻界从业多年,在此很想向六安市政府领导请教:如果撇开本案教师特殊身份,警察平常执法该如何才不简单、不粗暴?还想请教:面对经常以武力抗拒执法的犯罪违法分子,如果离开了警棍、警械、暴力、强制,警察该如何去执法、去破案、去维护社会秩序?

得罪了教师,激起了滔滔舆情。一看情势不对,又试图甩锅给警察,开始得罪警察。

见过笨的,没见过如此笨的。

见过缺德的,没见过如此缺德的。



只是,当今社会,谁也不是傻子,昨晚开始,中国警察网安徽站发出的这只黑锅走红网络,就表明了全国民警对六安市政府此等卑劣行径的普遍反感和抗议:“对不起,这锅警察不背!”

一手导演了矛盾冲突,又不敢担当,试图推卸责任,嫁祸于人,此乃六安市政府三错也。

六安市政府为何一错再错,错得如此离谱,如此一塌糊涂?在法制洋葱头看来,原因可能有三:

一是学习十九大报告不认真。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始终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六安市领导只要对此稍加学习领会,就会明白,当前在六安,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或者说社会的一大主要矛盾就是教师要求落实政策、拿到一次性工资奖励,从而应该想方设法解决它;而不是如现在,应对失措,怨声载道,舆情沸腾。

二是互联网条件下依法行政本领需加强。

互联网时代是风险社会,正确的执政方式应是尊重民意、及时回应、公开公正、注重沟通,在法治渠道内化解社会矛盾;而不是如六安,如身置桃花源,不知有晋,无论魏汉,不知今夕何夕!不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也不认真学习警察法、监察法。遭遇矛盾,能避则避;解决矛盾,能压则压;出现舆情,能删则删;应对舆情,能推则推。殊不知,好文章自带流量。殊不知,帖子没了,人心还在。殊不知,民主法治潮流浩浩汤汤,悠悠众口,又岂是删帖封号所能封得住的?

三是忘却初心、漠视民意。

据说六安市党政主官都是师范生出生,也是现代教育文明的受益者。如果真的稍有他们挂在嘴边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就会对人民教师这些传递人类文明香火的读书人始终以礼相待,认真执行省政府规定,将一次性工资奖励落实到位,为其解决实际困难,让人民教师真的有尊严,有体面,象教育部长说的,“笑容满面”。



是,六安不发达,财政有困难,但只要看了六安市政府这气派的办公楼图片,你就会明白,按安徽标准,一名教师一年的一次性工资奖励不过一二万元,六安政府再苦再穷,不至于这笔钱也拿不出来吧?所以建议六安市领导以后再说“不忘初心”时,先摸摸胸口,当初那善良、淳朴的心还在否?

依法执政的规则是,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以往官员犯事被查,一般都是廉政方面出了问题。今年3月20日颁布实施的《监察法》的一大进步,将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等行为也明确列入监察范围。



《监察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监察委依法“对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进行调查。”第三款规定,“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的领导人员进行问责。”

对照之下不难发现,在六安教师讨薪事件中,六安市政府的作为既涉嫌滥用职权,也涉嫌玩忽职守,属于典型的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已明显触碰《监察法》。

对这起送上门的鲜活案例,建议安徽省监察委员会高度重视,依法予以立案。如果通过依法查处此案,给受屈教师以慰藉,给滔滔舆情以交代,给衮衮诸公以警示,也算六安教师讨薪事件为中国法治进步出了点力。                              

2018年5月30日 (法制洋葱头)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18-5-31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的信任度又一次大大降低了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8-5-31 10:2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政策有省长批示,顶着拖着不办,不落实,将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硬甩给教师去背锅,这样不对。

发表于 2018-6-1 13:3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昌家具卖场转让,有需要请联系15882739653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