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166666666666667em] □本报记者张庭铭
“这种食用菌娇气,一旦室外温度高于25℃,就不能采摘。”5月28日一大早,广元市青川县观音店乡观音村一组村民杨福清,背着背篼来到村里的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大棚,开始新一天的采摘。
杨福清的积极性为啥这么高?因为她要采摘的是金耳,烘干后市场价可达260元/公斤。在合作社干一年的收入,是以前在家养猪种地的3倍多,“加入这个合作社,我再也不担心返贫了。”
成立合作社 带动贫困户入股
杨福清是观音村2016年的脱贫户。可是由于老公和自己常年患病,家庭收入基本全部用于治病。本已脱贫的一家,一度又笼罩在返贫的阴影下。杨福清的情况,在观音村并非个例。据统计,全村有贫困户20户62人。其中,69岁以上人口占60%,不是年龄大了缺技术,就是身体患病没有劳动力,脱贫后再返贫的可能性非常大。
如何筑牢返贫防线,让这些贫困户脱贫后能持续增收?观音村依托当地食用菌种植技术,探索出技术带头人成立合作社,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模式。
“村上动员我和村上其他懂技术的5位村民成立食用菌种植合作社,然后带动贫困户来入股,一起发展特色产业。”
观音村驻村帮扶干部左志明说,去年成立了合作社,可到底种植什么却颇费思量。
“种香菇?”“利润太低,一根棒的纯利润只有四五块钱。”刚有人把这个想法提出来,就遭到贫困户和村民代表的反对。左志明等人先后到相邻3个乡镇考察食用菌种植品种。最后,经过村民代表和贫困户表决,大家一致同意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金耳。“算下来,一根棒的利润可达30块钱,很有赚头。”
经验被推广促进村民持续增收
按照合作社规定,凡是入社的贫困户在年底均可收到入股金额15%的保底分红。如果在合作社里打工,还可获得每天60元的务工费。“当然,也可将务工费继续入股。最后我们将根据金耳的总体利润,按照入股的股份再给大家分一次红。”左志明举了杨福清家的例子:按照现在的情况,到明年1月,杨福清家将有保底分红、务工工资及金耳利润分红等三项收入,算下来1万元左右。
“按照我们的估算,村里每个贫困户保底可以增收3750元。”在合作社大棚,技术带头人之一的三组村民林道国一边拿着小刀将金耳切下,一边告诉记者,现在村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已发展了17个大棚、3万多棒金耳,“今年实现50万元利润应该没有问题。”
“目前,我们已将这个经验推广到全乡。”观音店乡党委书记何智慧说,虽然现在该乡6个行政村中已有4个村脱贫,但为防止返贫,要继续攻坚,促进村民持续增收,他们已在6个村全部建起食用菌和药材种植基地,预计到明年初可带动全乡218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下一步,全乡还将打造乡村旅游产业,增加村民增收致富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