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557|评论: 0

[川剧知识] 【存读】巴蜀文化的保持与川剧的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9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巴蜀文化的保持与川剧的关系



来源:互联网  


     摘 要:川剧是汉族主要戏曲剧种之一,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独特的高腔音乐、精妙的表演技艺、杰出的经典剧目、鲜明的地域特色,成就了川剧在巴蜀文化中至今不可动摇的代表地位。川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承袭了巴蜀文化的历史传统,几百年来,它所表达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思想,它所体现的审美趣味,已成为一种精神血脉,融流在巴蜀民众的肌体里,成为巴蜀地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方言是川剧的文化符号,也是川剧的立身之本。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以普通话为载体的主流文化的传播,川剧的生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作为一方水土独特产物,作为地域传统文化艺术源头、根基和依托、作为地域个性和人文精神表征的川剧正在逐步消失。本文试图探析强势主流文化背景下,川剧对巴蜀特有的语言文化的保存。





     文化是什么,历来众说纷纭,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做了定义。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提出: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这以后,各个领域对文化的定义达到上百种,时至今日也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古代汉语的 “文化”是作为“以文教化”的意义使用的,如刘向的《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1近代西学东渐开始以后,“文化”复合词经历了从西文经日语返回汉语的历程,即日语借用古汉语原有的“文化”一词来“意译”西方词语的culture,这一日语词bunka后来又返回到汉语之中,可是意义完全变了。也就是说,现代汉语的“文化”一词通过日语与英语culture建立对等关系。
     各族群发展历程以及所生活的自然环境的不同形成了人类文化千姿百态的文化类形态,在民族国家兴起以后,总是有一种强势文化依托强势族群的统治地位而成为那一国家的主流文化。在主流文化圈内,历史进程和自然环境的差异还形成了各种个性独特的地域文化。这些地域文化遵循民族文化的基本准则,只是在语音、语调及风俗习惯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川剧是巴蜀文化中的中的杰出代表,曾广泛流传于川、渝、云、贵等广大西南地区,是首批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名录的地方戏曲,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独特的高腔音乐、精妙的表演技艺、杰出的经典剧目、鲜明的地域特色,成就了川剧在巴蜀文化中至今不可动摇的代表地位。2川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承袭了巴蜀文化的历史传统,近代广泛吸收省外多种戏曲声腔形式。形成了多种声腔于一体的地方戏曲艺术,包含了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五种演唱形式。邓运佳在他的《川剧艺术概论》中曾提到:“川剧是在四川的土壤和气候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四川人的语言特色和音乐风味、渗透着四川人的个性、反映着四川的民情、风俗、适合四川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欣赏习惯的戏曲艺术”。3四川方言是川剧的文化符号,也是川剧的立身之本。川剧虽然在声腔上是“五腔共和”,但念白是地道的四川方言。即便唱腔的咬字、押韵等也必然依据四川方言。川剧强烈的巴蜀文化气质以及其传承方式的特殊性使得它成为地道巴蜀方言的最后阵地,许多四川人生活中已经不再使用的语言现象在川剧中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首先,巴蜀方言独特的语音习惯在川剧中得到了保持,例如高腔折子戏《劝夫》中,邱元瑞描述自己落魄时说:“wo hai zi za kou lu chu jio zi mu”,即“我鞋子张口露出脚趾拇”,描述自己过去花天酒地的日子时他说:“wo sang ba hua gai liu hang cu”,即“我常把花街柳巷出”,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川剧中使用的语言的发音,不仅与普通话不同,就是与现在四川人日常使用的语言也有很大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川剧已经成为纯正四川口音的保存者。
     其次,大量方言词在川剧中的使用,例如胡琴折子戏《吹箫乞食》中伍子胥唱道:“墨胎氏且饿于首阳山下,晋文公乞五鹿一块土巴。”土巴即土块、泥块,是典型的四川方言词,在这里既是内容表达的需要,也达到了唱腔押韵的目的,同时也更加亲切、生动。又如,《邱旺告贫》中,邱旺说:“我青天当房屋,月亮当蜡烛,盖的是肚囊皮,坝的是背脊骨”。“肚囊皮”在普通话里要说“肚皮”,“坝”是铺的意思。如果把这些词语换成普通话,虽然可能不会对意思造成多大影响,可是由于与川文化的脱离,其表现力的降低却是毫无疑问的。
     最后,许多已经消失在川人日常生活中的俚语和歇后语在川剧中找到了他们最后的用武之地。例如,如《投庄遇美》中的“细娃儿吃甘蔗,吃一节想一节”以及《劝夫》中的“板凳上打屁――杵起”。俚语和歇后语正是伴随着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方式和性格特征。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的极富表现力的俚语、歇后语都逐步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再被人们所使用,而川剧的性质使得它对这些歇后语的使用得心应手,不仅使得川剧语言极富生活化,也让巴蜀语言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毋庸置疑,语言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的文化形态都有着各自的语言,并由各自的语言表达和反映地域文化的特点。当我们借由普通话来记录和表现地域文化时,模糊了地域文化的独有特征,中断了地域文化的发展过程,从而也损害了主流文化的丰富性,使主流文化呈现出单一化的趋势,因为多元化和多层次恰好是文化正常发展时的状态。因此,保证地域语言文化的存续和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