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儿童溺水事故多发,一些溺水急救方法也借此刷屏,例如将娃娃倒着背,让娃娃把水吐出来。
但你知道吗,这样的“控水法”是无用的,甚至是害人的!泥沙俱下,务必明辨。
>>“控水法”为何无用
人们对溺水急救的探索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比如牛背颠簸、倒挂树上、腹部冲击。
但是,首先现代医学已经证明,水不能成为阻塞气道的异物。
其次,由于冷水对喉头的刺激,往往会造成溺水者喉头、气管的痉挛,进入肺里的水其实是很少的。
再次,不管怎么颠簸折腾,控出的大多是胃内容物和胃内水,肺内的水很难控出来。
>>“控水法”为何有害
其实大多数溺水者,只是因为呛水而缺氧造成休克,这时候他最需要的是外界给予心肺复苏,争分夺秒,十万火急,控水之类的操作耽误黄金救援时间。
另外,控水法把胃里的东西倒出来了,很容易堵塞呼吸道,让溺水者的危急状况雪上加霜。
>>溺水急救的正确打开方式是怎样?
这要视被救者上岸后的状态而定:
1、清醒,有呼吸有脉搏:呼叫120,陪伴,保暖,或送医院观察。
2、昏迷喊不应,有呼吸有脉搏:呼叫120,清理口鼻异物,侧躺,等医生来。密切观察呼吸脉搏情况,必要时心肺复苏。
3、昏迷,无呼吸有脉搏:类似“假死”状态,此时仅仅给予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脉搏心跳即可迅速增强。恢复呼吸后,可侧躺,等待救援人员。
4、昏迷,无呼吸无脉搏:马上清理口鼻异物(砂石、水草),用比秒表稍快的速度按压胸部15次后,口对口吹气2次。切记同时呼叫120,并持续复苏至患者呼吸脉搏恢复或急救人员到达。
>>题外话:小心“延发性溺水”
溺水的娃娃被救活了,已经活蹦乱跳了,所以一块石头落地了?不!一定要严加观察并送医。因为如果孩子肺部的水未排除干净,会使气体交换受阻,让肺“宕机”,孩子将面临“二次溺亡”的危险。
2015年7月,武汉一名6岁男童游泳时呛了水,当时没有任何异常,回家后精神萎靡、咳嗽、发烧,出现急性肺水肿,幸好父母当晚将他及时送医。
这段央视视频一定仔细看完能救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