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60|评论: 0

[转帖] 中国将建立电子识别系统 汽车将要装“ 电子车牌 ”—— 汽车“ 二代身份证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6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国正在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汽车电子识别跟踪系统,计划在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汽车在注册时将需要安装一个用于跟踪的 无线射频识别 ( RFID ) 芯片,安装在汽车挡风玻璃上。专门的道路读取装置将扫描无线射频识别芯片上的信息,由此确定汽车的位置、牌号、型号和颜色。

640.webp (2).jpg 640.webp (1).jpg 640.webp.jpg


       初期车主可以自愿选择是否装配,到2019年1月起将强制安装芯片。报道称,这项计划旨在改善公共安全,以及帮助缓解交通拥堵。


       早在去年公安部就起草了《 汽车电子标识通用技术条件 》征求意见稿,计划为车辆装上“ 电子标识 ”进行监测,现在根据外媒的报道,该项目将在7月1日开始在全国铺开,过完过渡期后将在2019年1月起将强制安装。


       电子车牌通俗讲就像是车辆的“ 二代身份证 ”,它的专业术语叫做 汽车电子标识,存储着与车辆相关的信息,包括该车的车牌号码、使用性质、车辆类型和车身颜色等信息。


       安装电子芯片以后车辆车辆号牌信息将“ 电子化 ”,装上“ 电子身份证 ”的汽车将能帮助公安机关更为有效地打击车辆盗抢、假牌、套牌车辆、交通事故逃逸等不法行为,而标识内写入的信息仅为车辆的属性信息,如车牌号、车身颜色等,不会写入车主的个人信息,因此车主并不用担心隐私泄漏。


       据《 华尔街日报 》援引了解情况的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目前这一电子识别系统仅处于测试之中,但2019年1月份起所有新车将强制要求安装。


        一些中国汽车杂志和论坛上确实正在讨论可能实施强制安装“ 汽车电子标识 ”的规定,但给出了所有车辆强制安装电子识别系统的两个“ 截止日期 ”: 一说是2019年1月,二说是2020年1月。违规司机将被处以500元罚款。


        实际上,网上到处都在引用同一份文件 ——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起草的《 汽车电子标识通用技术条件 》。文件中详细列举了对上述无线射频识别装置的技术要求,但没有指明普遍安装的期限。


       可以肯定一点:这方面的工作正在积极开展,事实上,在中国境内注册的所有汽车迟早都必须安装无线射频识别装置。事实还在于,在一些地区,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已经通过先导测试。例如,从去年9月起,深圳所有出租车(其中包括通过手机应用接单的网约车)、校车和货车上面已经安装了无线射频识别装置,违规司机将被处以500元罚款。这一金额恰巧是中国网上论坛上讨论的金额。


       整体而言,车用无线射频技术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美国和许多欧洲国家的汽车已经安装了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以便车辆在通过收费站时无需停车即可付费。车辆经过扫描标识的大门,尔后司机收到收费公路过路费的账单。港口货车也使用类似系统,以便追踪发货时间和到货时间。但中国是世界上首个计划全面强制所有车辆安装汽车电子标识的国家。


       中国当局确信,需要这种系统打击道路超载现象和确保安全。姑且说,这种技术对于护法机构和反恐机构的价值是可以理解的:追踪交通工具位置和身份的新方法从来都不是多余的。但这种方法如何对解决道路拥堵现象有所助益?


       中信(CITIC)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郑挺颖 认为,在普遍安装和联网的情况下,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可以极大改善路况。


       她说:“ 在协助交管部门管控路况和车辆方面,此类射频识别系统可覆盖国内的各个交通要道和节点,整个交通系统就会形成一张网,助力交管部门进行监控、统筹、分配、调度方面的工作,采集基础数据和信息。如果越来越多的交通网络节点安装了这种识别器之后,其意义就会超过原有公路收费站所起到的作用 —— 系统可以向司机、交管部门实时提供交通拥堵、事故等路况信息,这对于改善交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交管部门也能够以此掌握和确认所有汽车的流量分布和走向,从而进行管控。今后,如果交管部门掌握的路况信息能够与高德地图、百度地图、腾讯地图等导航软件共享,就能帮助司机优化出行路线,避开拥堵路段。”


       郑挺颖说,现在公路收费站拥堵是家常便饭。但借助无线射频识别系统,汽车可以畅行无阻,这将极大改善路况。


       她在解释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特点时说:“ 第一,非接触性,识别系统不需要和目标之间进行接触,这样就相对来说节省了时间和人力。第二,可扫描处于高速运动中的目标。汽车在经过收费站时不需要减速或停车刷卡付费,避免像现在一样,车辆在通过收费站时由于缴费时间的拖延,导致车辆聚集,道路拥堵。第三,防水、防油渍、灰尘,即便在雨雪、沙尘天气仍然可以不受干扰,正常运行。这项技术是交通管理部门十分青睐的。”


       确实,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在监控交通工具方面相当高效。在大雾等能见度不高的条件下,道路摄像头可能无法辨认车牌号。此外,有人可能为了逃避罚款,故意用什么东西遮挡车牌号或者把车牌号上面糊满泥巴。而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将使车牌号无所遁形。在安装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情况下,未必能有人能够对它耍花招, 以瞒天过海。






        记者6月12日看到,成都绿舟出租汽车公司的出租车已率先启用 人脸识别 系统。


    而根据成都市交委今年1月下发的通知,五城区出租汽车企业要按照导则要求在6月30日前完成车载设施设备升级改造工作。导则中明确要求,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在上班签到、下班签退、运营过程中定时验证驾驶员身份。


    绿舟出租汽车公司的冯长明已习惯人脸打卡了。12日,记者看到,他的车载设备与以往出租车的不一样,中控台正中安装了一个嵌入式触摸大屏。


    他熟练地打开系统,选择登录,抬头看看后视镜上的摄像头,语音提示人脸识别成功,计价器立马显示起价8元。而他选择退出登录,或换一个非本车驾驶员进行人脸识别,计价器就归零不工作了。方向盘下方的黑色按钮,可以一键报警,是为师傅们的安全提供保障。后台通过视频确认后,顶灯立即显示“ 求救 ”字样。


    对冯师傅来说,新设备给他带来的一大便利,就是便捷准确地显示每天、每月的营收状况,不用人工记录。设备的导航功能也能为不太熟悉路线的出租车司机提供帮助。


    绿舟出租汽车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公司出租车车载设备已全部完成升级改造,正在进行人脸识别的人像采集。


      负责绿舟公司设备改造的深圳市锐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称,已为成都十余家出租车公司近千辆车进行了设备改造。锐明技术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人脸数据比对确保司机本人签到,并通过周期性人脸确认,比对开车驾驶员和注册登录驾驶员信息的一致性,可杜绝司机上班过程中代班,减轻企业的监管压力。“ 通过图像智能,可代替压力传感器、指纹仪、压马路式突击检查,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该负责人表示。


    按照《 成都市巡游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导则(暂行)》,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在上班签到、下班签退、运营过程中定时验证(时间间隔可调整)驾驶员身份,并记录时间、位置等信息实时上传至平台。


    升级改造后的出租车车载设备还具备哪些功能呢?  锐明技术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首先是高清车载视频监控。通过搭载高清广角的数字摄像机,增强远程可视化监管,提升司机与乘客安全,还可为事后取证提供可靠音视频材料。


    该负责人表示,隐藏的双头摄像机遮挡在后视镜后,让乘客没有拘束感。听司机师傅说,“ 这套终端安装过后,再也不敢在车上做小动作了,躲不掉,而且这个设备掰不动,遮挡了还会立马报警 ”。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