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的口中满是仁义道德,我们便可知最朴实的善良已离我们远去;当茶余饭后人们大谈的是法律、纪律,我们便该审视自己是否还对纪法存有畏惧之心。当“法”的旗帜飘扬在街头巷尾时,我们该痛心,枝繁叶茂的大树终是因为蛀虫受到了诟病;我们该反思,那昔日横行的人群中可有我们的缩影?这是否又是未来的我们?我们又怎能独善其身?我们更改庆幸,警钟敲响时我们更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中,我们还能够将那环绕四周的纪法之衣化为内心的信念与理想,我们还能改变······
胡适说过:“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且不谈这句话有无漏洞或者不妥之处,其对规则,对纪律,对法的定位是值得肯定的。当立法者、执法者、守法者都将畏惧之心深藏于心,都能够主动遵纪守法,而非钻空子、谋私利、贻误大局,这将是万众之幸。
长久以来,我们发展列车都在法治的轨道上谨慎行驶,但是万事总有不完美之处,大到国法,小到家规,总有些漏洞和不周到之处,但常是因为一些新闻报道受到热议,才会引得执法者的关注,而热议一过,可能便悄无声息。譬如如今闹得沸沸扬扬的崔永元曝光明星等公众人物偷税漏税事件,自是涉及到了一些制度、管理漏洞,此刻的执法者与立法者,尤其是相关纪检监察机关机关更应该充当群众的眼睛与头脑,去挖掘真相,去弥补漏洞,做到见缝插针,及时利用舆论热浪,主动、自觉作为!媒体与群众的力量永远是国家进步的强大助力。
而其实更多的纰漏、错误更在于已知的人为,我们的监察必须行之有效,监察者也应当为被监察者,接受组织内监督,接受群众监督,主动作为。除此之外,执法者还应该聆听群众的心声,开设各种方式的信息联络渠道,让群众心声畅达,甚至是全覆盖;并且还有内部交叉管理、处理,争取不漏掉每一条重要信息;而因中国是典型的人情社会,一旦发现纰漏,稍走风声,便有逃之夭夭之机,因此,这需要纪律与法律的支撑,更需要人心的通明;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当许多棘手问题有了有效的奖励机制以及保密措施,必然常会事半功倍。然而,纪与法终究是行为的约束、指引,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纪法融进我们的心中,融进情感中,融进信念里。当纪与法成为了情感,成为乐信念,才能让人有威武不屈的意志,才有蚍蜉撼树的决心,才有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清明。
在化主动为被动的纪法路上,路虽遥遥,但力量的凝聚终会有不可阻挡之时,青天明月从来在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