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唯独中国才产生篆刻艺术
(成都)朱醴
为什么只有中国产生了篆刻艺术?
在其他国家,印章甚至出现得更早。然而,4000年前的古巴比伦、埃及的图章,最终未能让图章成为一门艺术而流传,只不过与现代的图章一样,具备类似的功能而已。
中国能够出现篆刻有以下原因:
第一,是因为中国特有的篆字。
虽然隶书、楷书、行书等均可入印,但是用于篆刻的主流文字字体则是篆字,除了甲骨文、金文、石鼓文,最多的则是秦汉的小篆。
而篆字的变化几乎是无穷的,能够表现作者的情感、思考、情绪甚至阅历、水平。
国外没有这样的文字,就只能够出现图章或者叫做肖形印、美术字印章。
第二,是由于篆刻印章在中国书画、各处匾额楹联刻石的大量应用。
中国书画的创作数量空前巨大,而每幅作品均会钤盖至少一枚作者印章。至于收藏家的印章则数不胜数,一副长卷钤盖的印章可以超过80枚。鲜红的印章与作品的黑白形成对比,起着美感和协调的作用,甚至能够画龙点睛。
各处匾额楹联刻石的落款,同样也有印章的踪迹。
如果用途狭窄,篆刻也会难以成为艺术。中国书画这些广泛的载体,都为篆刻成为艺术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三,是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宝库为篆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表现内容。
古人的文学作品中的名句均可入印,作者身份包括姓名、字号、别称、雅号,还有各类闲章,如最早的“襟掩春风”“气含秋水”,直至《心经》《陋室铭》全文均可入印。
篆刻在中国经历了几个阶段,其中有些阶段是划时代的革命性的变革。包括:
第一次变革,是最早开始在陶器上使用泥范,也就是表明器具的产地、制作人等。
第二次变革是后来,印章主要用于执政、商务方面的印鉴、货物转发、简牍传递的封泥。如三代的古玺,战国、秦汉的封泥。
第三次变革是,再后来,是造纸的发明,使得印章主要用于纸张上的钤盖,因而尺寸也显著增大,不再能够随身佩带。甚至官印改用铜条盘曲后做成九叠文,以覆盖印面,避免空白处太大。
第四次变革,是明代文彭开创的文人治印时期,使得篆刻脱离工匠而成为文人的雅趣,创作队伍的素质大大提高。
几次变革,都大大促进了中国篆刻的发展与空前繁荣,最终使得篆刻艺术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的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