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 乡愁 醉美土陶村 作者--金成梦
土陶村距临邛古城四公里,属于邛崃山脉浅丘地带,丰富的高岭土资源,孕育出村旁闻名遐迩的十方堂“邛窑”遗址。明清时期,有专门生产日用陶瓷的著名窑场“金窑”。上世纪七十年代,有恢复弘扬邛窑制品的“邛崃工艺美术陶厂”。土陶村村名的由此而来。
朋友常常问:“一个因土陶而得名的小山村真有那么美丽吗?” 土陶村是我的家乡,每次回去看望父母,总会拍些四季更迭的自然风光发在朋友圈。这些美景深深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文友藏友们的眼光,他们在欣赏土陶村秀美景色的同时,也渐渐爱上我笔下的乡村美味:“凉拌折耳根”、“枸杞芽煎蛋”、“酸汤稻花鱼”、“清蒸鸡苁菌”、“素炒慈竹笋”------道道家常小菜,透出土陶村人的质朴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朋友们鼓励我把发在微信里,描写土陶村四季美景美食的小文章,加以整理丰富,图文并茂,集结出版,书名就叫《故乡》,定会有很多人慕名走进我的家乡,并喜欢上土陶村。
接连几天的阴雨,无法阻挡春天的脚步。土地虽然大部分被流转了出去,种了柑橘和猕猴桃,但是,山坡上、房舍旁、地角边、甚至竹林深处,油菜花、桃花、李花、海棠-----依旧组成了姹紫嫣红的春景,这是土陶村醉美的季节!来吧,朋友们,行走在乡间道上,感受不一样的春天!
风中飘来一股混合的花香混合泥土的味道,是难以割舍的乡愁?我站在这片故乡的土地上,被一种漫漫的岁月光环所萦绕,我明白:我的心永远也走不出故乡的怀抱。
画家眼里的土陶村
(1)土陶村四组与孔明乡仅 一河之隔,两边地形山貌并无二致:同属邛崃山脉丘陵地带,山上长满松树、油茶、青杠树和许多不知名的灌木丛。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山岭树木,在画家刘润鑫的笔下,画出了反映土陶新村新风貌的《春满土陶村》、《秋色满临邛》、《山居图》、《南河渔唱》等十多幅精美山水画作。
我与画家刘润鑫相识多年,通过他的介绍,我和诗人詹仪君成了铁哥们。1999年,我人生最低谷时,刘老师书赠“再创辉煌”条幅,鼓励我战胜困难,东山再起。这幅书法一直挂在我的卧室,也是我们友谊的见证。
应我之邀,刘润鑫前后十多次前往土陶村写生。瓦子塘、金大山、大林山、黄家坡、夹曹沟等地,都留下了画家忙碌的身影。画家在土陶村前后画了几十幅写生稿,从写生稿中提炼出十多幅精品力作。这些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作品.透露出中国传统山水韵味,这与刘老师多年研习宋元山水画密不可分。在笔墨随时代的今天,很多画家推陈出新。拉帮立派,大画商业画之时,画家甘于平淡,身居临邛一隅,与人无争,与世无争,看书、写诗、作画-----也许,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
(2) 杨化树是继刘润鑫之后走进土陶村的又一个书画家。我与杨化树几年前有缘相识,与他交往过程中,被他执着的绘画精神所感动,采写了一篇“闲牧丹青 怡情山水------杨化树用绘画描述宁静之美” 的文章,发表在《邛崃收藏》,在收藏界引起广泛关注,其书画作品被企业家、收藏家、文化机构收藏。
作为知名画家徐恒瑜先生的弟子,杨化树秉承了恩师谦虚、低调 、谨慎。孜孜以求的诸多优点,每日沉浸在自己的山水世界里。从青杠寨、大同古镇、寨沟、孔明、土陶村------画家一路追寻美景,画出了一幅幅反映新社会新变化的崃岭小山水。这些小幅山水画作,无大开大合之笔,却以老辣精细的书法线条,勾勒出我们所熟悉的山川、河流。村庄-----正如徐先生所说:小中见大!是的,我们从画幅里欣赏到的不只是山水美景,感受最多的是一种精神,一份情怀带给我们心灵的慰藉,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呢?
画家去土陶村写生并没有提前告诉,悄悄的来又悄悄离开。直到我在他朋友圈看见他晒出的几幅画于土陶村桂花湾的画作,我的心被深深感动了。杨化树老师去的时候,正是土陶村最美的春天。画作中的桂花湾仿佛刚从春雨的滴滴声中醒来:嫩绿的树芽、淡黄的树叶、葱茏的灌木丛、粉墙青瓦的农舍------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和祥和,画家用他所擅长的表现力,描绘出土陶村早春时节一种宁静之美!
也许 ,我们见惯了这些平常的景致。或许,我们忙于生计,从未细细打量春天。其实,美景就在我们身旁,爱生活,爱家乡。让我们土陶村人为土陶村美好明天,作出努力,付出辛劳的画家们真诚的道一声: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