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四川雨水不断,各类喜阴湿的虫类纷纷出动。 上月,成都市二医院皮肤科接诊虫类叮咬患者的比例从每天2%增至10%,每周就有1000多人被虫咬伤。武侯区人民医院上月仅接诊隐翅虫叮咬的患者就有10多个。家里有小孩的,遇到这些虫子千万要小心:
>>别拍死!隐翅虫分泌酸性毒液
四川手机报记者获悉,仅上月,前往武侯区人民医院治隐翅虫叮咬的患者就有10多个,被这种虫咬后,症状较为严重,“患者一般没引起重视,肿厉害了才治疗。”该院皮肤科医生胡文英说。
隐翅虫能分泌胜过眼镜蛇毒的强烈接触性酸性毒素。其爬行皮肤后,会引发异样感,常被人拍打、压碎,毒汁溢出。皮肤感染初期,伴有红斑、肿痛,进而出现水疱、化脓等症状。胡文英提醒: 遇见隐翅虫千万别拍打,赶跑即可。如果被感染,第一时间用肥皂水冲洗,酸碱中和,避免皮肤进一步被灼伤。
>>远离!雨后蚊子成团出没
雨后蚊子,成团出没,数量巨大。成都的张先生在昨天暴雨中,肉眼可见大量黑色蚊子头顶飞舞,仍穿短袖短裤趟水坑,结果四肢被咬伤,布满红包,瘙痒难耐。医生提醒,蚊子可引发人畜共患的虫媒传染病,如:如血吸虫病、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下雨天,别在水坑玩耍,尽量别去草木繁盛之处。如果要去,“武装”自个儿--长袖、长裤、雨靴,一样别少。
>>注意!潮湿环境螨虫成倍滋生
雨后潮湿闷热,被褥、床单上的螨虫成倍增长。温度较低、湿度较大,螨虫寿命越长,且繁殖更快。被其叮咬后,能引起皮肤过敏。
除螨最好的方式就是暴晒,实验显示,25℃阳光下直晒4小时,七成螨虫会死亡。夏季39℃的高温,99%的螨虫毫无抵抗力。胡文英还介绍道,螨虫除了怕高温,还怕脱水, 所以将床上用品装进黑色塑料袋放置阳光下,这个“捂热加温”的过程,能让100%的螨虫变干尸。
当然,四川阴天连绵,阳光鲜少露面,小伙伴儿的被单被套还是勤洗勤换吧。
>>别摸!千足虫分泌物有腐蚀性
千足虫学名“马陆”,远看像大号蚯蚓。此虫极喜阴湿,大雨过后的乡间田野、草木树林都能看见它的身影。去年6月,云南广南县雨后就遭千足虫袭击,泛滥成灾。
广南县雨后千足虫泛滥成灾,爬满墙壁
千足虫的分泌物散发恶臭,具有腐蚀性。它不咬人,但可分泌毒素,一旦接触皮肤可致红斑,疱疹和坏死。感染后创面别擦酒精,应用肥皂和水清洗。
提醒:消灭千足虫的办法,就是撒生石灰,火烧、农药等措施没有效果,只会越杀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