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18|评论: 0

[散文随笔] 清· 张坦麟部份奏折文章 蒂尕字禺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4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雍正皇帝的近臣,汉阳柏泉人张坦麟一生的故事很多,仅他辞官回乡在蔡甸租房住的故事,就够说一阵的。在蔡甸三十余年,他足迹不入府城(汉阳府),仅与两三个布衣时的旧友交往,诗酒唱酬、教书育人、不再过问政事,悠闲自得多年而卒,享年七十八岁。
     他生平著作很多,但因为官清廉,无力刊行,现存者仅为传抄下来的散帙。

     初任户部主事,综合考核为“精勤”,故为赵恭毅、张清恪大司农所器重,推荐他任通州仓监督。雍正元年(1723年),累升迁至鸿胪寺卿,三年授两淮盐运使,五年晋升江苏布政使。在江苏与巡抚陈时夏意见不合,六年正月调山东时,陈指使江苏新任布政使赵向奎擅造伪证,勒赔巨额银两,以阻止其赴任。清世宗(雍正皇帝)震怒,将陈时夏贬任山东布政使,而让张坦麟任山东巡抚,在陈之上。七月补任内阁学士,仍留山东,八月移任江西。七年闰七月应召回京,十一月奉命往南河,会同河道总督孙毓恂协办高堰工程。八年母亲去世,奏请回籍奔丧,经讨论,令其在工守制(即在任上服丧),直至十年工程竣工,才回籍服丧。十一年正月,浙江修筑海塘出现问题,张坦麟奉命前往襄办。海塘修筑会总理大臣程元章与副都统隆升意见分歧,不接受张坦麟的意见建议,致使塘工屡溃,经部讨论,拟将张坦麟降一级调用。世宗旨意:从宽免其调用,仍令其督修海塘工程。乾隆元年(1736年),程元章、隆升被解职,以大学士稽曾筠总理海塘工程,仍留张坦麟襄办。二年正月回京城,不久任仓场侍郎,五月拔任江苏巡抚,八月,出任安徽按察使,因疾病去职还乡。

   张坦麟生性严谨,勤于政事。在通州仓任职,廒座整齐坚固,粮食毫无亏损,已得清世宗欢心。及被破格提拔,委以财赋重任,剔除弊端,一尘不染,便引起庸官们的忌妒,引发赴山东时的勒赔事件。清世宗明察是非,再次破格提拔。旷遇殊恩,张坦麟忘身感奋,遇事不避嫌怨,最后遭到庸官们朋比排挤,孤立无援,年届花甲,忧愤成疾。张坦麟历官政绩以及奏议都随皇帝的朱批谕旨保存在皇家档案中。

    现将他的奏折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明清史料部分如下:



张坦麟《奏谢署理江苏巡抚印务疏》

  奏为天恩高厚,恭折奏谢事。

  窃臣一介庸愚,识见浅狭,奉特旨著臣署理苏州巡抚印务,除望阙叩头具疏奏谢外,伏念臣筮仕部曹,监督仓庾,蒙皇上拔于稠人之中,置诸卿贰之列,旋命司鹾两淮,司藩江省,今更叨恩命,畀以封疆重任。臣自揣何人,屡邀异数,即肝脑涂地,亦臣心之所甘,而臣分之所宜。且臣于监督任内,应赔米八千余石,蒙皇上慈鉴宽免。续于运使任内,复荷两次恩赏银两。今当藩库交代之际,陈时夏必欲勒臣额外赔银三万余两,若非皇上睿照无遗,臣即鬻尽家产,竭髓碎身,终于无补。是我皇上之保全微臣至再至三。闻命之日,臣率举家老幼百叩天恩。臣自顾年近五十,尚无子息,不敢萌求田问舍之心、为子孙封殖之计。倘臣日后有子,即此圣恩保全之家产与叠次之赏赐,已足为世世子孙留贻温饱,感颂无疆矣。臣惟有益矢精白,勉竭驽骀,上报皇上委任之至意。为此缮折恭谢。谨奏。





张坦麟《奏陈江省钱漕刑名积弊疏》(节选)

  奏为据实胪陈恭请睿鉴事。

  窃查江省各属征收钱粮,纳户里书有花分之弊,有诡寄之弊,有飞洒之弊,皆由蠹役排年包揽侵蚀。按册原非的名,摘征又无实在,以致年年压欠,陈陈相因。此钱粮之积弊所当亟为剔除者也。又下江旧欠,自康熙五十一年起至雍正元年止,共六百九十余万两。经前抚臣张楷题准分作十年,十二、十五等年带征。其有实欠在民,田仍原主管业者,尚不难征比。若原田屡易售主,产户已非的名,甚至迁徙逃亡,无可根追。更有里蠹通同侵收,捏开诡名欠户,经征各官,新旧兼征,每不能彻底清查。故催追二年而照数征完者十不过二三。若届限不参,则将来玩误惰征,愈不可问。如尽行照例参处,则革任必多,而接征之官,更难措手。此带征之民欠所当亟为清厘者也。

  又如各属刑名事件,例有定限。江省积习,案件多不速结。每每待参迟延,拖毙人命,势所不免。更有自理词讼,不遵例限速完,以致原被证佐候审日久,奸役乘机高下其手。役既犯赃,官罹失察。此审案之积玩,所当亟为振刷者也。又如聚从哄堂,挟官抗粮,此等习染,深可痛恶。雍正五年四月内,有震泽县乡民杨秀林等打闹公堂一案。本年二月内,有嘉定县粮户张三等,聚众拆毁四门吊桥一案。四月内,有福泉县衙役戈祖顺等,聚闹公堂、拆毁暖阁一案。前抚臣陈时夏自必一一奏闻。兹六月二十三日,又有无锡县乡民聚众抢去欠粮枷犯薛浩等一案。臣抵任后,据报当行藩臬二司严拿究审,俟查询得实,或具折奏闻,或题请究治。此又江省之刁风,所当亟为惩创者也。

  总因各属上智者少而中材者多,繁剧之区,不堪肆应,以致幕客之操权,蠹胥之舞弊,上下相蒙,习惯因循而不克整理。臣俯揣谫陋,重沐皇上隆恩,不敢不竭蹷厘剔以尽厥职。奈臣报效有心,而才识短浅,封疆重任,恐难负荷。伏恳圣主另简贤员,俾臣得免复之虞,而于地方事务,亦大有裨益矣。谨奏。



张坦麟《廿一史弹词注》跋
  先王父汲古嗜学,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史。簿书之暇,手不停披,宦游所至,未尝不以全史自随。生平训子弟,必援据史传,举古忠臣孝子以为法。尝谓升庵先生弹词一书,言简而义赅,其入人也深,其感人也易,一唱三叹,有遗音者矣。顾其书终于元末,间采明纪续勒成编,犹恐读之者之习其词而遗其事,聆其声而昧其义也,命先君子博采群书,合正续二编,细加注释。片言必揭其详,秩事必探其要。夫而后人人可读弹词,不啻人人与读全史矣。书成,藏家塾者三十年。先君子解组归里,检阅刊行。江汉人士珍赏同心,购求者如布帛菽粟焉。
  坦麟奉使两淮,重授之梓,敢云肯构,亦使先人津逮后学一片苦心,差共质于海内也。自惟钝拙无似,蚤玷科名。通籍以来,过庭之训,尊闻行知,阙焉未逮。两世遗编,亦未由继述,而是书则幼而学之。凡忠臣之所以事其君,孝子之所以事其亲,与夫庙朝之上,闾巷之间,一切可歌可泣、可兴可观者胥于是乎在。先入之言,主之久矣。顷以菲材,辱圣天子知遇隆恩,不次擢用,委任皆繁剧及财赋重地。辨明而起,夜分而寐,束书不暇观览。而古今成败利钝,时隐隐心目间。即所以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师先王父与先君子服官莅政之道于万一,以幸免于罪戾者,亦胥于此书是赖。刻成之日,展卷怃然,手泽如存,谨跋数语于卷末,以识不忘云。时雍正五年四月朔日,孙男坦麟敬书于维扬之茱萸舟次。


张坦麟《楚峰公传》
  先伯父讳颢睿,字道存,号楚峰,伯大父云琦公次子。龆年学博,屡试冠军,族党咸以国器目之。讵有志未逮,棘闱九踬,仅以明经,初任黔阳教谕。黔僻处万山,人文寥落。伯父乃立条规,设讲堂,日与诸生讲学。黔人遂鼓舞兴起,文风大振。时吴逆既平,上官以伯父能,委办军需,解家口。邑侯于公讳栋如者,每事必就而问焉。居黔六载,不特士尚文教,民亦敦古。处丁艰归,士人皆遮道不忍释。及起,补新田。邑属新设,又值兵燹,学宫茂草,废坠久矣。伯父至,捐赀修理。建先师先贤牌位,櫺星泮水,焕然一新。其作人亦以教黔者教之,新遂称诗礼邦。乙酉迁授郢铎,士庶兵民咸立去思碑,群相感泣,于于而来送者,且至衡阳而散。其在安陆,设士有声,文章亦秉先民。秩满升安肃令。遵例阶见,仝引见者百余员,伯父独叨天颜,和霁温纶,特颁任治冲衢。会军需旁午,捐骡马口袋等项,不累及民间,一一善为筹划。以目病具文乞休,上台皆以办事克勤挽之,不留,深以为憾。旋里之日,阖邑号啼,如失慈母,老人扶杖泣送,自朝至暮,马不得前。
  退居林下二十余年,自甘淡泊。济人之急,乐人之善,见利不苟,与世无欺。纂族谱,捐祭田。城郭不履,虽乡人罕一睹其面。遇友人、弟子执经问奇者,坐谈彻夜不倦。如有奔驰争竞者,即缄默不言,一以劝善息争为念。广种阴骘,注《感应篇》。雅善诗古文辞,所著甚富,如《御制训饬士子文注》、《解见园文集》、《解见园诗集》。
  寿九十三,无疾端坐而逝。逝之前一日,异香满堂,至晨不散。某年生,雍正乙卯年卒。葬柏泉何家冲。


张坦麟《刘公晴麓传》
  先生姓刘氏,讳嘉咏,字揆皙,号晴麓,副车念澴公长子,司马朝阙公孙也。少读书,质甚鲁,力甚锐,久之豁然顿悟,如夙慧者。为制艺,高浑朴茂,博大精深,准诸古,为秦汉,宜乎今,则归胡。年弱冠,食饩鄂郡之嘉鱼,历试前茅。名愈高,文愈老,有泰山北斗之望,一时称纸贵焉。虽屡困棘闱,都人士咸推为下第刘贲也。越丙子秋,姚华曾先生以海内名贤司衡三楚,公始以麟经博知遇。捷音至,念澴公喜曰:“吾生平苦志寒窗,仅拔副车,遇而仍未遇也。兹吾儿既登贤书,差慰老人未遂之志。”后两上春宫不第,而念澴公及杖国之年,再中副车。时先生例以拣选需次邑篆,用依依孺慕,辞不赴职,日率其弟典次、景亭翁欢侍高堂左右就养。尝言:“人生功名会有期,此乐真难再。”故念澴公偕庐太君颐养天和,茀禄考终,而先生犹号泣不忘也。当宪皇帝御极初,朝议以人材兴于黉序,宜慎选文行卓卓者膺学官任。当事名公咸以先生荐,爰授吉阳。先生慨然曰:“邑令亲民而验吾学,昔之坚辞者,为恋吾亲也,匪才不给也。今吾亲已逝,顾以司铎易吾素心耶?”卒不就。晚岁怡情山水,外而足迹所经,发为咏歌,皆堪不朽。内而筑室建亭,携弟侄族戚辈,诗酒徜徉。时复奖进后学,赒恤独。里中人谓先生旷怀高议,至老不替云。先生所著有《禹峰试草》,与劳尊三、孙倬庵两先生合集,并《晚近居诗赋》行世。
  先生生于顺治丁酉年正月十六日子时,卒于雍正辛亥年正月二十五日子时,葬于巨龙冈之吉壤。子三:长卫,由本郡庠岁贡生考授学博;次良衍、良述俱太学生。孙方钺、方键、方、方镛、方锦俱幼。予素佩先生教,重以姻好亲炙,心仪者久,故其嗣昆玉向予请传,予不敢以不敏辞,乃援笔而为之传。
  赞曰:余读汉史至毛少节事,未尝不三复低徊也。当母存日,捧檄喜动于颜色。迄母亡,征辟不应。固云:往日之喜为亲而屈,然闻古贤者之于亲,养以志,不养以禄,诚以一时显亲,不若始终志养者之真也。吁,是可以知先生矣!
  皇清乾隆二年,岁次丁巳孟春月,柏泉年家眷姻弟张坦麟画臣氏撰。



御赐福字.jpg

御赐福字1.jpg

惠政卓著御赐"福"字(来源  柏泉三甲《张氏家谱》三修)

注: 张坦麟(1677—1750),字画臣,汉阳县丰乐里(今东西湖区柏泉)人。与其弟张坦熊同为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举人。先后担任户部主事、通州仓监督、鸿胪寺卿、两淮盐运使、江苏布政使、山东巡抚,雍正六年(1729年)七月补任内阁学士。雍正十一年(1734年)正月,奉皇命襄办浙江海塘工程。乾隆二年(1738)五月拔任江苏巡抚,同年八月出任安徽按察使,因疾病去职还乡。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