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龙
中国有句俗话煮熟的鸭子嘴硬,这是汉语中的形容词,形容人说话倔强,肉烂嘴不烂不服软,自己做错的事情也要找借口为自己辩解。中国还有句古话叫打死犟嘴的淹死会水的,这些话都是老祖宗吃亏后为后人做的总结和经验,告诫子孙后代要牢记教训做到识时务,这样才能在各种斗争中生存下来,中国的文字深邃而智慧,每一个成语都是一段历史,《盛世危言》就是清末思想家郑观应的重要著作,总结中国历史教训为后人系统的阐述了中国为什么弱怎么样才能强大的巨著。(建议朋友们有时间读一读)
人人都有弱点和特点,有的人性格软弱、也的人性格宽厚、有的人性格刚强、有的人有多面性,美国畅销书作家,杰克.霍吉(JackD.Hodge)撰写的《习惯的力量》有句话叫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软弱性格让他处在一个受气的角色,相反一个性格刚烈的人喜欢争强好斗他的人生也是跌宕起伏的,那么一个圆滑人左右逢源能接受和适应变化的环境。
宋仁宗以仁慈著称,他管理的时代出现很多像王安石、苏轼这样的能臣、他死后,作为敌对的辽国都给他建一个衣冠冢来纪念他的仁政,朱元璋性格暴烈主管意识强,他把国家管理成一言堂,其长孙朱允炆接班后,他的四叔燕王朱棣起兵,由于没有可用之人被取而代之,缺乏思想的时代也只能裹足不前甚至被取代。看看性格懦弱的宋徽宗,他管理的时代阉党乱政弄臣专权,最后国破家亡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一个帝王,百度百科里对乾隆的多面皇帝有系统的解读,他有时为百姓的苦难能流泪,有时峻烈严酷刻薄寡恩,更多的时候就是玩弄权术,康乾因他而盛由他而衰,虽然不同的性格产生不同的命运,个人认为这些结局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没有合力就不会形成凝聚力其结局都以悲剧收场。
嘴硬也是性格的一种,可以理解为犟但又不完全是,嘴硬属于贬义词犟属于中性词,和一个很犟的人在一起的时候你也会变得很轴,换句话说大多数人和都不拒绝性格很犟的人辩论辩论,虽然双方争得面红耳赤,这样的争论有时是有益的,可以减小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我身边也有性格很犟的人,这些人很好玩,你越和他唱反调他们越喜欢和你交往,这些人多数心地善良的。
严格意义上讲,嘴硬是性格缺陷的一种,比如有这种性格的人都是利己主义者,明明自己没有的偏要说自己有,本来不是自己的偏要说自己的,还信誓旦旦的要拿出证据,这些人都有着强烈的虚荣心,总怕被别人瞧不起,更主要的是嘴硬的人一般都是把面子看得很重,被人抬高身价的时候自己可以紧勒腰带也要出手阔绰。这些人心里素质一般很好,说假话的时候和真事儿一样,地摊上的衣服挂上世界名牌的标签自己就成了品味的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嘴硬一般都是内心虚弱的,他们用嘴强硬一是换取别人的注意和在意,二是用噪音掩盖自己的恐惧心,一个人在和夜里走哼着小曲就是这种心情。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鱼找鱼虾找虾这是常识,国与国也是如此,早前朝鲜金正日用吵闹换取了粮食援助,金正恩接班以后故伎重演被国际社会断炊,其实嘴硬不要连续,适可而止,毕竟要有真本事才能赢得尊重,虚张声势只会自取其辱。一个知道自己有错的而且改正自己错误的人也会远离曾经和自己一路货色的朋友,真的,向善是人的本性,强盗也不会接受一个只会吹牛B,大话、谎话的朋友,只是想骗他俩钱花花仅此而已,一句话嘴硬注定会失去很多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