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851|评论: 6

[民生杂谈] 巴中石桅杆 激励后人崇文重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9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源自:《四川日报》2014年10月20日07版,原题为:《古时出“学霸”竖立石桅杆》

封建时期,四川巴中的家族中倘若有人考取进士,除在祠堂大门或厅堂上高悬“进士及第”的匾额外,还要在祠堂或周围屋门前竖立石桅杆,以示荣耀并激励后人读书进仕成才立业。
6.png
石桅杆是用花岗岩石条凿成方形、圆状石柱,柱上雕刻各种图案,分若干层竖起,貌似船上的桅樯,故名石桅杆,又因像一支笔亦称石笔,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产物。巴中境内完整保存下来的石桅杆十分少见,姜家桅杆是其中的代表。
5.png
  巴中有崇文重教传统。封建时期,巴中的家族中倘若有人考取进士,除在祠堂大门或厅堂上高悬“进士及第”的匾额外,还要在祠堂或周围屋门前竖立石桅杆,以示荣耀并激励后人读书进仕成才立业。巴广高速公路东兴隧道出口有一农家房屋边矗立着一根保存完好的 “双斗”桅杆,这就是姜家桅杆。该石桅杆从基座底部计算石桅杆高约8米,石桅杆从下到上三分之二处,有一斗形石雕,顶端还有一个小斗形石雕,肃穆庄重。桅杆顶端尖状,石桅杆和石斗的雕刻都较为细致,打磨光滑。
  据考证,桅杆多在家族宗庙,屋前或陵墓前竖立,一般高约5至6米,最高可达10余米,底座分四角、六角和八角等样式,秀才底座凿成四角,举人为六角,进士和四品官位以上的为八角形状。姜家桅杆基座为八角样式,八角为上等,表明姜氏家族出了位进士或四品官位以上的人物。用现在的网络语言说,就是姜氏家族出了个“学霸”。
8.png
7.png
9.png
10.png
  巴中市现存的桅杆数量不多见,南江关坝、平昌白衣、巴州青山等地目前还有石桅杆留存,姜家桅杆是目前整体桅杆基座显露最完整的一个,对研究巴中古时的科举文化、家族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石桅杆(也称石楣杆、石旗杆或石桅樯),是用石条凿成方形、圆状石柱,柱上雕刻各种图案,分若干层竖起,像一支笔故称为“石笔”,又貌似船上的桅樯,故名为“石桅杆”。 旗杆有石制和木制两种,一般高5至6米。木旗杆比石旗杆要长一些,它镶嵌在两块石柱中间。在封建社会,一些地方有人考取了秀才、举人、进士,不管出在哪家都被视为全村、本宗族人的荣耀。中了科举的人可在庙前或屋前或陵墓前竖一对旗杆,在石旗杆上雕凿上姓名、生平和主要事迹,并雕有龙凤呈祥或狮虎相争等吉祥的装饰物。因等级不同,秀才底座为四角,举人为六角,进士和四品宫以上为八角形状。木旗杆则把主人的生平事迹和官阶、学位等雕刻在底座的两块石柱上。有些地方把石桅杆称为“石笔”。在封建社会文人要经过科举考试才能步人官场,把笔作为科举应试的象征,文人又以笔为晋升的阶梯,笔是人人崇文尚学的象征,因而被受到尊崇。)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8-7-11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双斗单桅,10年前我见过双斗双桅。在南江大河镇石滩乡(小地名方墩岩附近),不知道现在是否尚在

发表于 2018-7-12 10:0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xiaoping88888 发表于 2018-7-11 15:12
这是双斗单桅,10年前我见过双斗双桅。在南江大河镇石滩乡(小地名方墩岩附近),不知道现在是否尚在

好多年就没了,我就是那个地方长大的。

发表于 2018-7-12 12:1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就住在祠堂,院子前一对石桅杆,一对石狮
发表于 2018-7-12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功名的记载

发表于 2018-7-12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愿购买一对石桅杆,愿出售的请联系我。

发表于 2018-7-13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