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万五千一次,十一万五千两次,十一万五千三次,成交!”随着这一声槌的敲响,夏林杰先生的《江南古镇图》以十一万五千落槌成交,并在时隔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的另一幅作品《梦里水乡》更以十二万六千五百元拍卖成交,到底是怎样的作品才会以这样的高价拍出,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山水画家夏林杰以及他的作品。 《江南古镇图》 《江南古镇图》拍卖证书 夏林杰在他的绘画作品中充分发挥水墨在宣纸上的东方韵味,那种集气势、哲理、文化、精神的神秘感觉,以及中华民族不畏艰难、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在他的画里充分展现出来,他是那种把画作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痴迷于绘画作品中的完美性,尽最大努力表现出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以及老家水乡老屋、石桥、河道、舟船那些刻骨铭心的童年记忆,他是一个用拼命三郎精神去创作、去描绘……关于作品,他常说画者是要用心去创作作品,去感动观众,画家永远都要用画来说话。 《梦里水乡》 《梦里水乡》拍卖证书 夏林杰的水墨山水,画如其人,字如其人。近年来他的作品越来越空灵、飘逸、氤氲、空朦,虚澹静若,意气泰然,如月光下的清泉并不耀眼,却清光照人,宁静之风也就自然地从笔下涌出。宗白华曾言:“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源。”夏林杰的画作流露出一种宁静之风、一种空灵的哲学意味。他是在用自己的画笔告诉每一位驻足画前的人,让匆忙的脚步慢下来,让心灵徜徉在山水之间。 其他作品欣赏: 《江南》 《水市千家居》 夏林杰在他的绘画作品中充分发挥水墨在宣纸上的东方韵味,那种集气势、哲理、文化、精神的神秘感觉,在他的画里充分展现出来,夏林杰十分重视笔法、墨法的运用和韵致表现;苍茫多变,秀拙兼备是其特点,在或是笔饱墨酣,或是枯温并用之中,调节着山水意象的虚实、疏密,营造着远近、大小的层次,使山色深邃、清秀、厚重、苍润,浑然一体。不难发现,夏林杰是善于继承的,但他更善于创造,尤其是处理“以实写虚”,“实中之虚”,见出画家在有笔墨处的功夫,也见出画家在无笔墨处的功夫。这样,在先浓后淡、先淡后浓与水破墨、墨破水的处理中,使画面弥漫着苍润的气息,整体感觉的虚实,黑白的互动变化中,呈现为空灵、幻化与充实、饱满的特点。在诸多的作品中,夏林杰的精微处独具匠心,在广阔处信笔挥洒,着墨浓淡相间,使疏处不感其缺,密处不觉其实,远近空间天然自成,自有气韵凝结,使苍润微茫之中显出清新的气格,令人心旷神怡。 《江南画境》 《江南细雨情更浓》 画山水者应脱胎于山川,夏林杰“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他并不追求山的险绝、石的怪兀、水的惊骇和树的奇曲。他笔下的山石树木十分平凡,可正是这些平常的景物,成为他的艺术语汇,被他组合成使人难忘的意象。在夏林杰行云流水的世界里,有青山峰脉的纯情,有瀑布飞泻的坦诚,他用他对历史和传统的理解叙述他的感怀,他的画让观赏者记住那遥远的历史。他的笔下多次描绘江南古镇中的小径、古桥、园林,百年历史,岁月变迁,跃然纸上,真可谓尺幅之内,时空悠悠。画家描绘它们,不是要表现它们的真实性,而是为了创造一个壮美宏伟的画境,以抒发画家对祖国河山,生态和谐的热爱、赞美之情。 夏林杰个人简介: 夏林杰,号半日闲堂主,男,1954年生于江苏徐州,祖籍浙江馀姚,1990年师从湖北美术学院教授邵声朗先生,专攻国画山水, 得益于邵先生的悉心教诲,1992年结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山水研究班。 中国文艺家书画院山水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美术市场杂志副主编; 北京八一书画院特聘画家; 中国国画家画院山水画家; 国家一级美术师; 北京财税前沿杂志社美术编辑。 主要创作作品: 1、2010年开始,历时二十七个月创作完成了巨幅作品《中国红》(8.6米×46米),将中国近现代历史事件都融铸在一幅画图之中。 2、2011年创作的《武昌起义战争全景图》(1.95米×5米),被辛亥革命博物馆收藏,广州起义纪念馆根据此图制成动漫作品。 3、《油菜花黄》收藏于中共中央办公厅。 4、《水乡人家》收藏于人民大会堂。 5、《万山红韵》收藏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6、《浙东明珠》收藏于全国人大新机关办公楼。 7、1985年创作长卷《千里施工图》(1米×25米),被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