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02|评论: 0

[原创] 飞机上有特权,怎么能有安全?

[复制链接]

2018年优秀网友 2022年优秀网友 2024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8-7-14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60截图20180714084015638.jpg



   
    7月10日,一架由香港国际机场飞往大连周水子机场的国航CA106航班,在飞行过程中发生紧急下降。该航班在巡航阶段,飞机出现座舱高度警告,机组人工释放了旅客氧气面罩,并实施紧急下降,安全降落大连机场。


    7月13日,在民航召开的例行发布会上,民航回应称,经过初步调查,该事件系副驾驶在驾驶舱吸电子烟,并在没有通知机长情况下,错误的关闭了相邻的空调组件,导致客舱氧气不足,客舱高度告警。接下来民航局将进一步进行调查,如调查属实将依法依规严厉查处。


    随后,涉事的国际航空公司发布通报:国航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公司内部不安全事件调查程序。同时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安全整顿、安全教育,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决定对涉事机组做出停止飞行资格、并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对负有责任的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建议民航局对涉事机组的从业资格做出处理,吊销其持有的飞行员驾驶执照。


    航空无小事。咱且不说网友对“误操作按钮”的质疑。应该说,国航对涉事机组和相关人员的处理还是比较及时的。可是,仅仅这样处理就完了吗?


    国航CA106航班紧急下降事件发生后,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一位有30多年飞行经验、不愿透露姓名的王姓机长。王机长称自己没有抽烟习惯,但不少同事都抽烟。机组人员抽烟现象时有发生。而且,机组人员的香烟、打火机、电子烟等都可以通过安检带上飞机。


    这位王机长还透露,尽管民航总局对于旅客携带的液态物品有限制,除了吸烟,“但机组成员常常可携带大杯茶水上飞机。”


    虽然不少人都坐过飞机,但我相信许多人都不知道这些“内幕”吧?乘客在飞机上吸烟是我国民航总局明令禁止的,平时搭乘飞机时都能看到“禁止吸烟”标识。而且,民航局下发的《飞行运行作风》咨询通告中,明确要求“飞行机组在所有运行阶段禁止吸烟”。机组人员怎么能把香烟、打火机、电子烟通过安检带上飞机呢?


    显然,之所以乘客不能,而机组人员能,这是机组人员的特权决定的。可是,为什么这些事关飞行安全的规定只要求乘客遵守,而机组人员就可以不遵守呢?为什么机组人员就可以有特权?如果有人有特权,可以不遵守安规定检,凌驾于规定之上,航空安全还能有保障吗?


    中国真是一个特权无处不在的社会,大老虎有特权,小苍蝇也有特权,干司法的有特权,搞教育的有特权,管医疗行业的有特权,开火车的有特权,驾飞机的有特权,就是一个管厕所的,也都有自己的特权……人人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把特权利用的淋漓尽致,唯独制度和规矩成了摆设!


    虽然机组副驾驶人员误关空调的低级错误让人“笑掉大牙”,虽然我还不能断定涉事的国航CA106航班机组,利用特权凌驾于安全规定之上的现象是否司空见惯,但我还是不能苟同于把事故仅归咎于“这位飞行员操作不熟练”和“误操作”上。


    天上无小事,机组系一身。机组遵守航空安全管理规定是确保安全的前提条件。安全规定不是乘客的“专利”。安全规定面前不但人人平等,不能有半点特权,而且机组人员更应该带头示范,唯有这样,才可能最大限度避免空难事故。因此,除了反思“误操作”等技术上的问题外,消除飞机上的特权才是“国航高度重视”的应有之义!


    飞机上有特权,怎么能有安全?特权不但是法治和公平正义的死敌,也是航空安全的死敌。幸亏国航CA106航班这起误操作事件有惊无险,但愿这位王机长所披露这些飞机上的“内幕”不是真的!


    微信公众号:吴钩一言堂(wugouyyt)


    备用公众号:吴钩壹言堂(wugyyt)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