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6.3333px] 四川新闻网巴中7月17日讯(记者 李桃)6月30日,通江县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97周年暨表彰大会,会议追授因公殉职的景龙呈同志为“通江县优秀共产党员”。时间倒回至2个多月前,4月20日,时任通江县委第二巡察组副组长的景龙呈,在铁溪镇巡察返程途中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将自己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42岁。
[size=16.3333px]景龙呈
[size=16.3333px] 生活拮据,“紧局长”拒收红包
[size=16.3333px] 从2000年5月参加工作以来,四川省财政学校毕业的景龙呈,就和财政工作结下了一辈子的缘分。“景龙呈同志与我是校友,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我和他都在离县城较偏远的乡镇工作,当时他在钟凤乡财政所,我在沙坪乡,属于同一个片区。”在景龙呈生前好友及前同事肖静记忆中,那时他们每天上班只能靠走,且在那乡道上一走就是3个多小时。“虽然条件差,但景龙呈从不会说抱怨的话。相反,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特别是在收税费期间,基本上是几个月才回一次家。”
[size=16.3333px] 不仅仅是在基层财政所,乃至后来到通江县财政局、县财政监督检查局,再到最后进入巡察组工作,景龙呈都是出了名的认真、负责、细致、清正廉洁,甚至在任县财政监督检查局副局长期间,大家都叫他“紧局长”。肖静告诉记者,在某次对某单位的非税收入缴库情况进行检查时,该检查单位给参与检查的工作人员送了2000元红包。而后,景龙呈把收缴上的红包全交公,上缴给财政。
[size=16.3333px] 景龙呈缺钱吗?答案是肯定的。从最初的基本工资300多元到后来的700、800元再到后来的3200元,工作18年来,景龙呈的存款并不多。直到2015年,他才按揭买了一套房。“在县城里,景龙呈和他妻子、儿子都是同他父母住在一起的。”现任通江财政局债务办主任、龙凤场镇八瓜山村第一书记的何魁告诉记者,一是便于照顾父母,二是因为经济压力,景龙呈一家人及其父母多年来就居住在一间两居室的房子里。“那套房子是景龙呈爸爸原先单位分的房,大小有60平米,房子的历史最起码都是50年。”
[size=16.3333px]景龙呈生前工作照
[size=16.3333px] 摸村情、听民声,第一书记终积劳成疾
[size=16.3333px] 然而就是在这间有些老旧、有些狭小的房子里,景龙呈一家三代五口一住就是数年。可即便如此,景龙呈也坚守着自己的原则,未拿过一丝一毫。在2015年成为文峰乡土门村第一书记期间,他为了解决困难群众产品难销的问题,还自掏腰包购买了西瓜和草鱼等,免费送给单位同事及朋友品尝,并进行广泛宣传,不断给产品找出路。“因为同是第一书记,我们经常一起交流,而他总有很多新点子新办法,多渠道解决群众增收的问题并经常鼓励我、安慰我,给我出谋划策。”回忆曾一起共事过的场景,何魁无限感慨。
[size=16.3333px] “不去做,就永远不会有收获;不尝试,就永远不会有成功!”这是景龙呈在担任第一书记时立下的誓言。正因如此,面对贫困、落后且脱贫攻坚工作有些滞后的文峰乡土门村,景龙呈一进村就摸村情、听民声,了解基本情况,制定《土门村脱贫攻坚工作规划》——在一个月20多天的驻村时间中,景龙呈常常白天蹲守工地、走访贫困户、宣传扶贫政策、指导产业发展,晚上整理资料、分析原因、思考对策。甚至在其母亲生病住院时,因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实在不能请假,景龙呈也只能干着急。然而由于长期的劳累,积劳成疾,他病倒了。
[size=16.3333px] 2017年2月,景龙呈在省医院被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脑炎,那时的他身体虚弱、记忆力减退,甚至当局里的同事来看望他时,景龙呈都有些意识模糊。“但是当看到‘第一书记’QQ群中关于土门村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等消息、图片时,他都有反应。”这是单位同事去医院看望景龙呈时亲眼所见的场景。
[size=16.3333px]景龙呈生前工作照
[size=16.3333px] 严谨细致,“铁脑壳”巡察亮利剑
[size=16.3333px] 虽然医生建议至少休息半年,但实际上,景龙呈出院后不久,就主动要求回单位上班。虽不再担任第一书记的职务,但因长期以来在财政工作的出色表现,以及出了名的“铁脑壳”,2017年10月,景龙呈被抽调参加十三届县委第三轮巡察工作,先后参与6个单位的巡察。因为在巡察工作中表现突出,他又积极参加十三届县委第四轮巡察,于2018年4月18日正式入驻铁溪镇开展巡察工作。
[size=16.3333px] “在2017年10月至11月,巡察组进驻了我们单位,谈起景龙呈,其实我之前不认识他,但我最大的印象就是自律、严明,从来都是准时上班。”据被巡察的某单位负责人表示,在这一个月的巡察工作中,光资料就准备了5大柜子,景龙呈看过资料后,就指出该局5大类37个问题。
[size=16.3333px] “我是负责局里财务工作的,和景龙呈相识多年,对于他指出的一些问题,说实话有的我之前觉得没多大回事,甚至有些不能理解。”该局财务负责人告诉记者,他虽然与景龙呈有十几年的交情,但“铁脑壳”从来就是实事求是,严谨负责。“37个问题中,涉及财务的就有17个,甚至是最细致的问题他都会指出来。”该负责人回忆到,在涉及某次下乡的补助问题上,从机关单位到乡镇和从乡镇到乡镇的补助每个人的补助是不一样的,只相差几十元钱,然而景龙呈却指了出来,并要求整改。
[size=16.3333px] 类似的问题在景龙呈的巡察过程中不胜枚举,2017年4月,他在召开的巡察组内部会上“嗅”到一个隐藏多年的秘密,有些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长期借单位的公款不及时归还,带着这一问题,他就在被巡察的单位及时发现了这一情况,随后建议在全县范围内对“公款私借”现象进行清理。仅用一个月就收回国家公职人员“公款私借”1200多万元。
[size=16.3333px] 他在巡察某乡镇时,发现一名过去的同事把镇政府租赁门市收益的11.6万元滞留在机关账户,他向巡察组长报告了这一问题后,随后这笔资金就上缴到了县财政。在协助巡察另一乡镇时,景龙呈发现该镇某村一位离任村支书在本社有2.9亩退耕还林的补助,在另外两个社也虚报了31亩退耕还林,共计冒领补助资金8.804万元。由于该支部书记有位亲戚是某市的一位领导,支部书记“抬出”这名领导来“压”景龙呈,但景龙呈顶住压力向巡察组报告了这一情况,最终这名离任的支部书记不仅退还了所有冒领的补助资金,还受到了党纪处分。
[size=16.3333px] 短短的两轮巡察,景龙呈就翻阅账本878本,谈话89人次,反馈整改问题110个,移交问题线索52个,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16条。
[size=16.3333px] 常年奔波,最终天人相隔
[size=16.3333px] 在工作中,景龙呈是“铁脑壳”,更是是“一根筋”,更是“景大胆”。但在生活中,他也只不过是一个儿子、一名丈夫,一个爸爸。对景龙呈相对比较熟悉的肖静告诉记者,景龙呈和他的妻子林梅同是公职人员,但是林梅又长期在乡镇工作,平时夫妻俩分隔两地不说,年仅15岁的儿子也因为无人照顾只得送往外地上学。“其实景龙呈也想儿子,但是没办法,他们夫妻俩太忙。就算是周末,因为景龙呈没有车,有时他儿子也只能自己坐车到巴中,再从巴中坐车回通江。”
[size=16.3333px] 同时,景龙呈虽家有3个哥哥、1个姐姐,但除了二哥在成都教书有稳定工作外,其他兄弟姐妹都在外务工,因此照顾父母的重担全都落在了他身上。“他的父母都已是80的高龄,身体并不好,因此景龙呈算是家里的顶梁柱了。”肖静感慨地说到。
[size=16.3333px] 然而在4月20日,这个家里的顶梁柱彻底倒塌了,没有一点点防备。带着对年迈双亲的愧疚,带着对妻子的眷念,带着对儿子的期待,景龙呈永远离开了这个人世。肖静告诉记者,面对父亲的离去,15岁的小景整整几天没有说话;而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景龙呈父母,剩下的只有痛哭以及未停下的眼泪。
[size=16.3333px] 景龙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认识他的人会齐声说,他积极乐观、清正廉洁、工作细致,即使曾遭遇病痛的侵袭、即使自身多年无钱买房、买车,但面对做财政工作期间的多重诱惑,他依旧坚持原则。他是“紧局长”、是“铁脑壳”、更是“一根筋”。他的积极乐观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更是是清正廉洁的一生。(图由通江县宣传部提供)
[size=16.3333px] (新闻来源《四川新闻网》,传播正能量,人人有责!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