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709|评论: 4

[信息动态] 【梨园忧思】巴渠河川剧 笑渐不闻声渐悄(达州日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25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巴渠河川剧 笑渐不闻声渐悄



2018-07-25 16:34:46(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杜晓辉)



    从曾经的座无虚席,到如今的门可罗雀;从曾经的红极一时,到如今的后继乏人。在达州的这片文化土壤里曾经绽放出绚丽之花、散发出特有魅力的巴渠河川剧,如今几乎完全淡出了我们的视野,陷入生存与传承的深度尴尬之中。

    到底是艺术创作和传播方式上的局限,还是大环境下传统戏曲的必然衰落?是保护机制的亟待完善,还是艺术形式选择多样化的优胜劣汰?处于消亡边缘的巴渠河川剧还有不有拯救的价值和重新振兴的可能?纵然数年前万人空巷的时光已逝不复再来,但有一种情怀能直抵人内心的震撼仍在。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历时三月,先后走访了二十余位和巴渠河川剧结下不解情缘的当事人,查阅了大量与巴渠河川剧相关的资料,采写完成了这篇《巴渠河川剧 笑渐不闻声渐悄》,敬请读者关注。



渠县玩友廖瑞表演折子戏《花子骂相》


    一杯清茶,仰卧逍遥椅,击掌为鼓点,兴致高涨一声“咿呀呀”,赢得玩友叫“好”,这样的场景曾出现在滨河游园一家茶馆里,60多岁的茶客是年纪最小的自娱自乐者。

原川剧团演员罗少君

    如今,叫梨园坛的茶馆还在营业,水泥砌筑的戏台上却没了川剧标配“一桌二椅”,取而代之的是自动麻将桌,三筒、七万、抢扛……声声入耳。46岁的聂绍红在戏台前发怵,突然他横眉怒目,唱出川剧《卖画拍门》中“耳听得柴扉外有人高叫,是何人在门外乱打乱敲”。他的声音被麻将声淹没,没人体会得到他的心痛。

   
    聂绍红后悔不该把梨园坛易主,那是老师刘香云传播巴渠河川剧的地方。

梨园坛

原川剧团演员张小建表演变脸
    滨河游园68号、69号、70号门市合并而成的茶馆被取名梨园坛,注有“梨园坛”字样的蓝色布料招牌仍在门梁上随风轻摆。曾经,梨园坛在滨河游园独树一帜,接纳的茶客都是川剧戏迷,聊起生、旦、净、末、丑,大家思绪回到以前,光摆龙门阵不过瘾,不知是谁吼出“来一段”,紧接着有人双手合拍,有人跺脚,能哼上一段的人起身开唱,领腔、帮腔时而附和,那意味隽永引人入胜的正是川剧的魅力。

    2011年,聂绍红的老师刘香云和一些川剧界退休老人合资开茶馆,以玩友身份在民间传播川剧。茶客花两元买下一杯清茶,便能欣赏折子戏、样板戏、大戏片段,也可参与其中自娱自乐,直到茶馆关门。

    从梨园坛开张的那天起,股东每月拿出部分退休工资补贴茶馆,一直亏本经营到2013年初,聂绍红在明知梨园坛是赔钱生意的情况下,不顾家人反对独资成为梨园坛的新老板,接替老师弘扬巴渠河川剧。

    清茶依然两元一杯。不管天晴落雨,茶客还是那群老人,年纪最小的60多岁,年纪最大的90多岁。端茶送水的年轻服务员被耳目濡染,迎来送往不经意冒出川剧唱腔。

唱得好
刘香云表演《梳妆》片段


    聂绍红经营梨园坛半年后,巴渠河川剧界的老前辈因身体状况或家庭琐事缠身,去茶馆的次数越来越少,茶客过足戏瘾也就越来越难了。但是,爱好戏曲的茶客进门总喊“老板,你先来一段”,从小学习川剧老生的聂绍红不唱到口干舌燥,茶客不放他下台。

    川剧不是独角戏,长此以往不是办法。聂绍红学的是“老打老唱”的传统巴渠河川剧,不说硬要身着戏服才能开唱,至少得有乐台伴奏。聂绍红登门拜请达州川剧界的老前辈到场表演,联络师兄师弟闲暇到场“打玩友”,这才勉强隔三岔五为茶客表演一个剧目片段。

    2014年4月8日上午,梨园坛门柱上增挂一块条牌“达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巴渠河川剧艺术展演基地”,这可是达州戏剧界的一桩大喜事。为庆祝梨园坛被市委、市政府批准成为展演基地,聂绍红精心筹划了一台汇报演出,联络师弟肖德毅、张佑良筹资近万元,邀请达州各县、市、区川剧团的退休演员到场演出。

    那天,梨园坛被围得水泄不通。《化子骂相》、《卖画拍门》、《长生殿》、《梳妆》等川剧折子戏剧目,赢得观众接连叫“好”,特别是逸夫小学学生表演的川剧灯调片段《小放牛》,让川剧界老前辈感到一丝欣慰。


如昙花

5月13日,川剧界誉为“八龄童”的内江市川剧团演员周大祥来达州调研川剧市场情况(左聂绍红,中周大祥,右唐明全)
    梨园坛是与众不同的,她被赋予了传播巴渠河流派川剧的倚望,但在没有政府资金投入和无民间社团扶持的情况下,仅靠一杯清茶稳固市场份额岂是易事,何况茶客是为戏曲而来。

如今,梨园坛茶馆里的戏台已被麻将桌占据
    2014年下半年,聂绍红为维持茶馆必需有戏,耗资近两万元添置投影仪,拜访本地、成都、重庆川剧界的老前辈,收集早已停销的川剧光碟回来播放。很多川剧名家,被聂绍红热爱川剧和弘扬川剧的那股劲儿打动,川剧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的陈智林、陈巧茹、肖德美、杨昌林、蓝光临、晓艇、崔光丽、田蔓莎、何玲,重庆的沈铁梅、夏庭光、吴煕等,赠送聂绍红的传统折子戏和大幕戏共计百余部。
    心有余而力不足。2015年8月,实在迈不过门市租金那道槛了,聂绍红无奈将梨园坛易主。接连数天,聂绍红吃过早饭习惯性地走进梨园坛,眼睁睁看着土漆木质方桌和竹板逍遥椅被自动麻将桌替换,进出的茶客多是中年人和年轻人。老茶客问“为什么转让门市”,聂绍红苦笑着转身离开。
    赋有艺术生命的梨园坛名存实亡了,它犹如滨河游园的一株昙花,给戏迷留下美好记忆。聂绍红尽力了,或许当初他不该有“抛不开川剧情,坚守川剧事业”的念头,也就不会感慨“搞文艺是个清贫的职业”。

戏是命
    戏是他的命,这是达州川剧界对聂绍红的最高评价,可想而之他痴迷川剧已到无可救药地步。聂绍红唱川剧,了解川剧,一旦他打开关于川剧的话匣子,用“讲述三天三夜”来形容不算过分,因为他收集关于川剧的文献资料堆积如山。
    或许,正是聂绍红始终在为传承川剧努力,2011年他被达州市文化艺术中心指派负责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巴渠河川剧。有了政府、单位、民间川剧爱好者的鼎力支持,聂绍红一门心思探寻巴渠河川剧的岁月足迹中,走街穿巷,翻山越岭,风餐露宿,熬更守夜,伏案疾书成常态,被同行赞誉是“戏痴”。

    2014年初,巴渠河川剧成功进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序列。2018年4月底,达州市文化艺术中心递交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材料后,聂绍红度日如年,他希望巴渠河川剧早些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序列。

    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成员是聂绍红的另一个身份,近些年他主要研究川剧流派艺术和川剧市场的课题。川剧历史久远,是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在岁月长河中,川剧受诸多因素导致形成多个流派,巴渠河川剧是其中一个。
巴渠河

    川剧,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一说,发展到清代乾隆时期,本地在车灯调基础上吸收融入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调的四川话戏剧,其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地方色彩鲜明,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常见的川剧唱、做、念、打齐全,器乐帮腔烘托,尤其变脸、喷火、水袖让人记忆犹新。

    巴渠河川剧中的“巴渠”,指渠江流域沿岸的广袤大地,结合现在的行政分划来看,有达州、广安、巴中3个市和重庆的合川。过去,大巴山区受地理环境限制交通闭塞,渠江是出入大巴山区的唯一水路,更是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主要纽带。以前的川剧艺人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性格语言等诸多差异的局限,跑码头搭班子通常在熟悉的区域,致使各区域川剧逐渐形成独特风格、流派,川剧也就因此分出了“四条河道”,俗称:“川西坝”、“资阳河”、“川北河”、“下川东”。在四条河道之下还有小河道,如“泸州河”、“巴渠河”、“嘉阳河”等,巴渠河川剧,还曾被称为“渠河老坎”、“渠河路子”。

    川剧属于地方戏剧种之一,而巴渠河川剧是地方戏中的地方戏,有很多因素使巴渠河川剧延续至今,方言发挥的作用可谓功不可没。在“普通话”没出现之前,以长者轻蔑召唤晚辈为例,成都人脱口而出“娃娃”,重庆人喊惯了“崽儿”,达州人随口一喊“细娃儿”,何况还有“奶渣渣”、“青钩子”等同样形容晚辈幼稚不懂事理的称谓,这些四川人耳熟能详的方言,对于外省人来说很难听明白,也是导致川剧难出川的重要原因之一。
老艺人
    过去很多老艺人通过刻苦练功,吸收兄弟剧种唱腔,大胆革新创造,为巴渠河川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如魏长生、杨五儿、吴晓雷、徐文翰、金震雷、王贵昌、夏长清、梁玉成、虎叙龙、刘学智、刘玉书、罗承荣等一大批老艺人,更是为巴渠河川剧的发展竭尽心力。

    川剧形成初期,清乾隆年间,以魏长生为首的四川伶人在京城演出,被称为“蜀伶”或“川派”,他们的技艺轰动京城,一时“魏杨并称”,“魏”即魏长生,“杨”指扬五儿。杨五儿达县人,史称他工花旦、武旦、青衣,20岁名动京城,声播全国。被誉为“川剧胡琴圣手”之一的陈震权出自达县,“活关公”玉麒麟廖盛奎也在达县。
    吴晓雷(1894—1960年),合川人,川剧界著名花脸。出生在一个姓乔的小贩家里,12岁进南充“怀宁科班”学戏,被以“小”字辈命名,故名吴小雷,正名吴晓雷。出科后,吴晓雷向多位川剧名花脸老师学了不少传统戏和表演、唱腔方面特长技艺。他为丰富发展自己的舞台艺术,又先后学习京剧、汉剧、眉户戏、滇剧、大鼓的唱法。由于吸收了兄弟剧种的唱法,丰富和发展了川剧胡琴戏的唱腔,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吴派”花脸唱腔艺术。
    刘学智(1889—1962年),渠县人,工小生。幼小时读过两年私塾。八岁即被父亲送至达县陈金山的“全胜班”学戏,拜李青山为师。清光绪二十六(1900)年,刘学智出科到“大盛班”拜著名川剧小生尹小桃为师,经八年的刻苦学习,技艺大为长进。渠河一带的艺人长期频繁与陕西戏班相互交流,所以渠河艺人弹戏唱得多,唱得好,也善唱弹戏。刘学智记忆力特别强,无论哪位老师口传的剧本,以及江湖上常演的本子,他都能唱。由于记的戏很多,刘学智有时应戏班要求提笔“打本子”。据称,《七侠五义》的连台本就是刘学智编写的。
跑码头
    在没有公路、铁路、高速公路形成陆地路网的时候,乌篷船是巴蜀大地上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一块厚实韧劲十足的跳板把陆路和水路连通,码头成了人和货的集散地。后来,陆续有小贩以船运货,穿梭于大小巷子,以此作为生存手段,被称为“跑码头”。再后来,川剧艺人也借用“跑码头”形容外出搭班子谋生。
    能跑码头的艺人,都是川剧界有名声的人,每到一块宝地,会有当地戏班诚邀唱登台戏。双方谈妥相关事宜,戏班随即立大牌,发布登台戏剧目、主演名单、演出时间。然而,大牌毕竟只对识字之人有效,所以戏班往往主要借助商会发布信息,因为商会成员的经济实力远超平民,他们喜欢看戏,一旦获悉有新面孔登台,会争先恐后订座,票房收入才得以保障。
    民间口耳相传登台戏即将演出期间,跑码头的艺人会与当地戏班合戏,目的是为配合表演更加默契。其实,过去艺人合戏与现在演员彩排类似,对词、走场、合乐是关键部分。由于剧目唱词完全一致,经验丰富的艺人在茶馆就能完成合戏,彼此以自述或询问的方式,找到有关声调高低、肢体表达、台步等细微差异,讨论达成解决办法,便能登台表演。照行规,川剧艺人跑码头必演三天登台戏打头炮,此后是否继续,则根据多方面的实际情况协商决定。若艺人想“跨河道”立足长久,至少花3年时间学习当地方言,直到同行和观众认可,才有资格被尊为“河道先生”。
绘脸谱
    川剧脸谱造型精美,夸张而严谨规范,通过色彩与眉宇的细微变化,刻画出人物的独特个性,是舞台艺术刻画人物创作手段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过去川剧艺人登台前,基于所扮角色的性格、体貌特征,结合自身特点创造性彩绘脸谱吸引观众,这让川剧脸谱具有了灵活变化的特点,出现同一个演员饰不同年龄段的同一个角色,或不同演员饰同一个角色,彩绘出的脸谱有细微区别。如今,多数川剧演员沿袭自己彩绘脸谱,请化妆师的也有。
    2018年5月13日,76岁的川剧名家周大祥来达州调研期间,与81岁的原达县川剧团演员唐胜全聊起彩绘脸谱的事。在两位老人的记忆里,过去川剧艺人出科前的脸谱,一般由师傅替其彩绘,出科后脸谱则由自己根据所扮角色的特征、观众的需要、自己的喜好彩绘脸谱,但不是胡涂乱抹,是有道理、有目的、有规矩的彩绘脸谱,目的是让观众一眼就能辨别戏中角色。
    聂绍红回忆,1989年,已故的巴渠河川剧名家余正派传授传统折子戏《挑袍》时讲过,关羽以红脸亮相,意在表达角色赤胆忠心。饰演青壮年的关羽,扮演者一般以大红色打底,用笔补色和勾画脸谱;饰演晚年的关羽,扮演者以手揉朱红色打底,暗淡即可,不用笔补色。虽然脸谱发生了细微变化,但观众仍能一眼看出亮相的是“公关”,且能通过脸谱颜色的深浅判断戏中角色的年龄段。另外,由于过去关羽被民众尊为“关圣人”,川剧艺人饰红生关羽勾画脸谱非常讲究,上妆前务必焚香跪拜公羽雕像,然后沐浴净身上妆闭口(不能说话),直到放马门腔(登场开唱)。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杜晓辉)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8-7-26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7-26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情却被无情恼!

发表于 2018-7-26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是哪位版主值班,对我这回复立即通过了。

发表于 2018-7-27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词: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